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社会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九上·金华) 据右图所示内容可得出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推翻了封建制度 B . 都是民族解放运动 C .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 . 都推动了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
  • 1. (2023八上·洞头期中) 重温百年奋斗历程,感悟社会变革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和号角】

    材料一:共和政体成,专制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

    ——《新城代谢》(《时报》1912 年 2 月 22 日)

    【风云新途】

    材料二:据载:“蔡元培先生于 5 月 2 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 月 3 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6 月 3 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 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中国历史》

    【革命摇篮】

    材料三: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从材料可知该事件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2. (2) 材料二中“此消息...”是指什么?根据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中国革命的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划时代意义?
    3. (3) 概述材料三中两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 1. (2023八上·洞头期中) 如下图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 . 师夷长技 B . 国家统一 C . 军阀割据 D . 走向共和
  • 1. (2023八上·浙江月考)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它的成立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它极大地转变了革命的特征与方式 。最为重要的是, 如同一 个近代的政党, 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中央组织, 它为全国所有革命与进步力量提供了汇聚点 。有鉴于此, 它当之无愧地享受到“ 中国革命之母 ”的赞誉殊荣。

    ——节选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 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发展, 以足民食;共谋制造之发展, 以裕民衣;建筑大

    计划之各式屋舍; 修治道路 、运河, 以利民行。

    —— 1924 年孙中山《建国纲要》

    材料三: 作家老舍《茶馆》中的对白 (辛亥革命后)

    王淑芬: 三爷, 咱的茶馆改了良, 你的小辫子也该剪了吧!

    李三: 改良! 改良! 越改越凉, 冰凉! 哼! 皇上没了, 总算大改良吧? 可是改来改去, 袁世凯还要做 皇上 。袁世凯死后, 天下大乱, 今儿打个炮, 明儿个关城, 改良? 哼! 我还留我的小辫子, 万一把皇上改过来呢?

    1. (1) 材料一 中“ 中国革命之母 ”是指什么?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它的重要作用 。
    2. (2) 材料二图片中的政治纲领, 能体现右侧史料中“ 民生 ”思想的是哪一条? 根据史料, 概括孙中山对 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 (3) 材料三中李三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依据材料三为李三的态度找证据 。
  • 1. (2023八上·浙江月考)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辛亥革命后的时局时说,“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 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 像 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 再要想做中国皇帝, 乃永远没有人答应。”下列能验证他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 中华民国成立 B . 宋教仁遇刺 C . 护国战争 D . 护法运动
  • 1. (2023八上·浙江月考)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八个字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①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②破除了封建守旧思想

    ③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④开启了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3八上·吴兴期中) 每年 10 月 1 日国庆节时,在天安门南门的前门上要悬挂孙中山的巨幅画像。下列与孙中山直接相关的事件有(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指挥武昌起义 ③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 ④在兴中会发表演讲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 (2023八上·吴兴期中) 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这说明辛亥革命(   )
    A .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 . 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C .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 . 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1. (2023八上·绍兴期中) 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探索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写出上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3. (3)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以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 (2023八上·绍兴期中) 下表反映了晚清时期翻译西方各类书籍比例状况,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应用科学

    其他

    1860—1899年

    22.16%

    29.19%

    40.54%

    8.11%

    1902﹣1904年

    61.02%

    21.09%

    10.55%

    7.34%

    A . 洋务运动兴起 B . 民族危机加深 C . 中华民国建立 D . 鸦片战争惨败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