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社会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萧山期中) 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政策或措施有( )
    ①轻徭薄赋        
    ②戒奢从简        
    ③知人善任        
    ④严刑峻法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 (2024七下·浙江期中) 如果古代有微信,那赵构在朋友圈“晒”出的内容可能有( )

    ①重文轻武兴科举

    ②临安称帝建南宋

    ③收复中原与天庆

    ④宋金议和送岁币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 (2024·慈溪模拟) 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则天武后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拾遗。遂臻大治。”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   )
    A . 光武中兴 B . 开皇之治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1. (2024·衢州模拟)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描述的是( )
    A . 楚汉之争 B . 光武中兴 C . 汉承秦制 D . 文景之治
  • 1. (2024九下·绍兴) 下图为“二里头都邑布局示意图”。这反映了夏王朝的

    A . 阶级分化,等级界限 B . 王室衰微,国力衰弱 C . 原始群落,生产低下 D . 统治残暴,民不聊生
  • 1. (2024九下·绍兴) 史书记载,秦始皇“罢(诸)侯置(郡)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下列对材料中秦始皇“不与古同”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实行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 .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侵扰 D . 以五铢钱作为流通货币
  • 1. (2024七下·杭州期中) 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其日常工作要向尚书省汇报,但到了唐代中后期则变成刺史要向当地节度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 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 .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 1. (2024七下·杭州期中)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相乐。”盛唐气象万千,表现在各个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励精图治——底气]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徵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太宗甚善其言。

    ——《贞观政要》

    【对外交流——和气】

    材料二:唐代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触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

    ——《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

    【盛唐气象——大气】

    材料三:

    《忆盛唐》(杜甫)
    捧书夜读杜甫诗,忆昔开元盛唐时。万家室藏稻米丰,男事桑麻女纺织。
    歌舞升平民安泰,夜不闭户无盗失。路不拾遗人心善,诗文换酒有价值。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例举一例这一时期“迎进来,也走出去”的重要史事,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
  • 1. (2024七下·杭州期中) 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叉时,在六盘山去世。他临终前留下遗言,要借道宋境进攻金朝。1234年,金朝经多次挫败,元气大伤,根本无法抵抗蒙军,亡于宋蒙联军之下。这一事件( )
    A . 使北宋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B . 完成了对蒙古草原的统一 C . 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D . 为蒙古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 1. (2024·路桥模拟) 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体现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学史]

    [道路悟史]

    1. (1) 回答文物一体现的制度名称,并对文物二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评价。
    2. (2) 革命道路反映民主政治历程。请在上面两个示意图A、B两处填写法律文献的名称,并据图概括两国革命道路的共同特点。
    3. (3)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政治文明发展呈现的趋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