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社会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七年级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复习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时,设计了如下的学案,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1. (1) 根据下面描述,在后面括号中分别写出对应的工具名称。

      描述一: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可自如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

      描述二: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2. (2)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的是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富饶的粮仓。据此简析宋朝农业发展的原因。
    3. (3) 右边两组图片文物或实物的存在,分别说明了什么?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以下是北宋东京城中的部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集中在(   )

    宋代名称

    讲史

    傀儡

    货药

    踢弄

    现在名称

    评书

    木偶戏

    药材交易

    杂技

    A . 酒肆 B . 草市 C . 瓦子 D . 皇城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下面是小明绘制的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 (1) 请在空格处填充相关内容。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与辽和西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议和后,北宋与辽和西夏处于并立局面。后来A(政权)灭辽,并南下灭亡北宋。1127年,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登基称帝,定都,史称南宋。 南宋后来被B政权所灭,全国再终走向重新统一。

    2. (2) 在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时战时和,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①写出辽和北宋之间在宋真宗在位期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后双方签订的盟约是什么?

      ②南宋和A政权之间议和,双方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写出南宋抗击B政权的一位英雄人物,并举出一个相关战役。

    3. (3) 结合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谈一谈你的看法。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随文帝编订户籍,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古代帝王所采取的系列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 . 以民为本 B . 巩固统治 C . 增强国力 D . 发展经济
  • 1. (2024七下·婺城期中) “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然而无论黄河、淮水,还是长江,中国主要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于是,隋帝决定以人工之力来完成此事。”由此可知,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 )
    A . 加强南北交通 B . 巩固国家统治 C . 加强边疆治理 D . 加强中央集权
  • 1. (2024七下·萧山期中) 《新唐书》载,安史之乱后,“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地方上“将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这一现象体现出的唐代社会危机是( )
    A . 外戚干政 B . 藩镇割据 C . 宦官专权 D . 殖民侵扰
  • 1. (2024七下·萧山期中) “你从盛唐款步走来……你从险关蜀道走过,赢得‘诗仙’的美誉。你在诗的世界天马行空,留下豪放飘逸;大笔一挥,磅礴气势让天下才子惊叹;执笔一顿,大唐盛世又多一份精彩。”材料中的“你”指的是( )
    A . 白居易 B . 杜甫 C . 李白 D . 柳公权
  • 1. (2024七下·萧山期中) 某校开展关于隋朝大运河的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为了更好地了解隋朝大运河,同学们画了一幅手绘图,如图。

    材料二: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它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中国历史》七下教科书

    材料三:2014年中国大运河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部分)

    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的杰出成就,大运河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

    1. (1) 完善大运河手绘图。

      (城市);B(河段);C(河段);D(城市)。

    2. (2) 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并依据材料二概括隋朝大运河的特点。
    3.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大运河在古代发挥的作用,并对今天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 1. (2024七下·萧山期中) 关注历史教材的目录,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下图目录展现的隋唐历史阶段特征是( )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A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 1. (2024七下·萧山期中) 盛唐气象万千,表现在各个方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七下教科书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三:唐朝时,世界上有 70 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荣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中国历史》七下教科书

    材料四:

    图3 《步辇图》

    ——《中国历史》七下教科书

    材料五:“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1. (1)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2. (2) 材料二所描述的是哪一个盛世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唐朝兴盛局面出现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三,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有很多,列举1例,并说说它和唐朝交往的史实。
    4. (4) 材料四反映了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哪一史实,并结合材料五唐朝的民族交往说说对我们今天发展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