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社会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嘉兴期中)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禅周自代擘雄图,独秀英华夸美须。薄赋轻徭创科举,均田纾困铸隋铢。平南治北开皇律,裕国齐家勉佛徒。忍把江山托杨广,穷奢极武遣天诛。

    ——十帝吟之五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原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三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李处权 《土贵要予赋水轮》

    材料四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高明《琵琶记》

    1. (1) 材料一中“禅周自代擘雄图”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简要介绍其丰功伟绩。
    2. (2) 材料二反映唐朝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诗句描写的太平盛世的名称及成因。
    3. (3) 指出材料三是生产工具的名称。除此之外,唐朝还改进并制成了什么农具?
    4. (4) 指出与该诗反映的现象直接相关的选官制度,简要介绍隋唐时期该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演变过程。
  • 1. (2024七下·嘉兴期中) 课堂上,同学们正在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周老师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 1. (2024七下·嘉兴期中)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是几位同学在学习宋朝历史时绘制的示意图,其中能正确反应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情况且时间顺序正确的示意图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①④ D . ②③④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宋史•职官志》记载,买丝织品一匹,需要铁钱约130斤。这则材料可用于研究当时( ) 
    A . 交子产生的背景 B . 纺织业的兴盛 C . 商帮兴起的影响 D . 冶铁业的发展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下图所示的是某同学摘录的课堂笔记。据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江南地区开发
    ◎杨坚建国
    ◎隋朝的强大
    A . 民族交融共同发展 B . 南方经济发展之因 C . 隋统一全国的背景 D . 大运河修筑的影响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革,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裁撤官职和机构、分散机构的权力来强化皇权,其中裁撤的官职和机构是(   )
    A . 丞相和中书省 B .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 C . 六部和锦衣卫 D . 行省和三司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包括用兵、用民、户口、赋役、刑狱等事务,都需要通判与知州共同裁决。据此,推断通判的作用是(   )
    A . 负责地方税收 B . 提高文臣待遇 C . 主持地方军务 D . 分散知州权力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杭州得名】589年,隋文帝废陈朝设置的钱塘郡,改置为杭州,开始有了杭州这一名称。

    【运河之城】607年,杭州改置为余杭郡。610年,隋开挖了“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的运河河段,贯通了大运河。自此,杭州走上了崛起之路。唐朝时,杭州已成为“东南名郡,咽喉吴越”,是南北物质的转运中心;当时的杭州城景象繁华,正如白居易诗云:“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许多来自大食、波斯等国商人纷纷来杭州“通商旅之宝货”。

    【吴越兴盛】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干戈扰攘,四方鼎沸的战乱时期。在吴越国君钱镠“保境安民”政策指导下,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不仅使杭州免去战火,而且发展成为“邑屋华丽”“参差十万人家”的大城。

    1. (1) 杭州名称的由来见证了隋文帝的哪一历史贡献?
    2. (2) 材料中的“运河河段”是指什么?并根据材料概括大运河对杭州崛起的作用。
    3. (3) 材料中的“战乱时期”是指什么?根据材料概述,这一时期杭州快速发展的原因。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 D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唐代社会涌现出一批闻名天下的女性,其中既有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这种现象(   )
    A . 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 B . 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 C . 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 D . 确立了和睦的民族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