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社会法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   )
    A . 通过武力征服少数民族 B . 对待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C . 设立机构管辖边疆地区 D . 修筑长城抵御少数民族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七年级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复习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时,设计了如下的学案,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1. (1) 根据下面描述,在后面括号中分别写出对应的工具名称。

      描述一: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可自如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

      描述二: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2. (2) “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的是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富饶的粮仓。据此简析宋朝农业发展的原因。
    3. (3) 右边两组图片文物或实物的存在,分别说明了什么?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1247年,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后,在中央设置机构管辖这一地区。该机构是(   )
    A . 澎湖巡检司 B . 行中书省 C . 北庭都元帅府 D . 宣政院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以下是北宋东京城中的部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集中在(   )

    宋代名称

    讲史

    傀儡

    货药

    踢弄

    现在名称

    评书

    木偶戏

    药材交易

    杂技

    A . 酒肆 B . 草市 C . 瓦子 D . 皇城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下面是小明绘制的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 (1) 请在空格处填充相关内容。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与辽和西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议和后,北宋与辽和西夏处于并立局面。后来A(政权)灭辽,并南下灭亡北宋。1127年,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登基称帝,定都,史称南宋。 南宋后来被B政权所灭,全国再终走向重新统一。

    2. (2) 在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时战时和,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①写出辽和北宋之间在宋真宗在位期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后双方签订的盟约是什么?

      ②南宋和A政权之间议和,双方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写出南宋抗击B政权的一位英雄人物,并举出一个相关战役。

    3. (3) 结合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谈一谈你的看法。
  • 1. (2024七下·临海期中) 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随文帝编订户籍,武则天重视发展生产……古代帝王所采取的系列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 . 以民为本 B . 巩固统治 C . 增强国力 D . 发展经济
  • 1. (2024·镇海区模拟) 历史学习工具多种多样。请你运用不同的历史学习工具解读人类文明。

    历史学习工具

    历史解读

    【历史地图】

    历史地图反映了一定时期人类活动的情况,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形成历史空间概念。

    【文明起源】

    【历史图示】

    历史示意图标注简洁,注释明确,能够直观地展现宏大场景。

    【文明交流】

    【历史年表】

    历史大事年表有助于我们把握历史脉络,强化时间观念,深化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646年

    日本大化改新

    1453年

    拜占庭帝国灭亡

    1640-168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

    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51年

    英国举办伦敦万国工业品博览会

     

    【文明发展】

     

     

    1. (1) 图中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填字母)。观察地图,分析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条件。
    2. (2) 示意图中的贸易交流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简析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3. (3) 选择历史年表中2个相关历史事件,以“助推文明发展”为题,自定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字数100字左右)
  • 1. (2024·镇海区模拟) 图像同文字一样,都是历史信息的承载者与记录者。如右图,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 . 焚书坑儒的结果 B . 儒学教育的兴盛 C . 科举制度的盛行 D . 丝绸之路的开辟
  • 1. (2024·镇海区模拟) 孙中山曾指出,《辛丑条约》签订前,举国舆论莫不视革命党为“乱臣贼子”;而《辛丑条约》签订后,很少有人“恶声相加”,“前后相较,差为天渊”。这表明《辛丑条约》签订后( )
    A . 资产阶级革命主张逐渐被接受 B . 革命党人有了深厚群众基础 C . 清政府开展变革运动仿效西法 D . 社会各界广泛认同三民主义
  • 1. (2024·镇海区模拟)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 .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其历史上重要转折点 C . “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 . 1944年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6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