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有数据显示,中国植被增加量占过去17年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25%以上,而中国对全球绿化贡献的42%源于植树造林工程。这让全世界再次见识了中国在改善环境方面所作的重大贡献。

    材料二: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如图)。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为寸草不生之地。但经过人们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地区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千米,创造5 000多亿元的生态财富,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相关链接〕当地将沙漠租给某集团,该集团投资30多亿元用于生态建设,投资300多亿元用于发展产业种植、沙漠旅游;利用大数据种树、创造“10秒种树法”,大大提高了种苗成活率,也大大节约了治沙成本。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6分)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库布齐地区曾经是不毛之地的主要原因。(从自然、人为两个角度作答)(8分)
    3. (3) 结合相关链接,谈谈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对荒漠化严重地区有怎样的借鉴意义。(10分)
  • 1. 关于青藏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气温低,冰川广布,湖泊较少 B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 C . 是亚洲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 D . 太阳辐射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 1. 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该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

    ①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③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④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④② C . ②③④① D . ③②④①
  • 1. (20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一:

    匈奴“乐关市,嗜汉财物”,往往“驱牛马万余

    1. (1) 长城是一条农牧文化分界线。根据上图,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长城以北地区大多不适宜农耕的自然原因。
    2. (2) 长城是一条军事防卫线。请列举两例相关史实加以佐证。
    3. (3) 长城更是一条线,综合资料
  • 1. (2024·) 读亚洲大陆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题。

    1. (1) 从亚洲地理分区的划分来看,丙所在地区为( )
    2. (2) 近年来,乙区域的畜牧业产品逐渐走向全国各地。符合该地区产品的广告语是( )
  • 1. (2024·) 将新疆丰富的能源转化为电力输送到能源紧缺地区的工程,称为“疆电外送”。读图,回答下题。
    1. (1) 下列关于该工程线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

    2. (2) “疆电外送”的主要影响有( )

      ①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 ②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促进了调入区的资源开发④改善了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 1. (2024·) 下面为西北地区图。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盆地①是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的源地 B . c省的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来自长江水 C . 该地区的牧场主要养羊驼和骆马 D . a省(区)有赛马、摔跤等比赛项目
  • 1. (2024·)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环渤海地区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7.5%,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6.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指出图中A河流名称及图示河段的主要特点。说说B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
    2. (2) 分析环渤海地区铁路分布密集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分析环渤海地区可以发展哪些优势产业,并说明其依托的有利条件。
  • 1. (2024·) 我国区域各具特色,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 黄土高原——红松之乡 B . 小兴安岭——沟壑纵横 C . 珠江三角洲——政治重心 D . 太湖流域——水乡城镇
  • 1. (2024·瑞安模拟) 近年来,河南频频出圈,向国人彰显了河南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以及河南人坚定的文化自信。读图2,回答下题。

    1. (1) 以下关于河南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2. (2)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古都。据图可知,这些城市分布地区的共同自然条件有( )

      ①地势平坦
      ②交通便利

      ③临近河流
      ④降水充沛

    3. (3) 有关背铜器失蜡法铸造工艺在《唐会要》中始见记载,以前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地区所用的失蜡法来自于印度等国。河南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成为反驳此言( )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