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煤电相比具有的优势有( )
    A . 发电成本低 B . 占地面积小 C . 环保、污染小 D . 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 1. 青海省建设光热电站的优势条件是( )

    ①太阳能资源丰富②科学技术水平高

    ③未利用土地广阔④当地能源需求大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 如图所示为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2题。

    1. (1) 下列关于西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2. (2) 青稞是西藏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 1. (2024·) 读亚洲大陆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题。

    1. (1) 从亚洲地理分区的划分来看,丙所在地区为( )
    2. (2) 近年来,乙区域的畜牧业产品逐渐走向全国各地。符合该地区产品的广告语是( )
  • 1. (2024·) 下面为我国部分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题。

    1. (1) 2023年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周年。图中高原湿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素有“三江源”之称。从四大地理区域来看,该高原湿地位于( )
    2. (2) 下列行为有利于保护高原湿地的有( )

      ①围湖种草,大力发展牧业  ②加强巡查,保护湿地植被  ③科学立法,保障生态安全

      ④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 1. (2024八下·婺城期中) 汉藏一家亲,共筑团结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线图(右图)。

    材料二: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680年逝世),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了许多工作。公主入藏,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谷物、纺织、冶金、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挖畦沟,田野间阡陌纵横,大大提高了产量。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青藏地区以一块藏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璀璨。传统藏毯为纯手工制作,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但因其制作工艺复杂,导致产量少、价格高。近年来,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将藏毯制作列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推出机织藏毯,使藏毯“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现实。

    1. (1) 文成公主入吐蕃时,选择的是冬季还是夏季?简述你的理由。(可结合不同季节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
    2. (2) 谷物在吐蕃种植,使谷物生长地域大为扩展。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一当地特色谷物名称,并分析谷物在吐蕃种植的有利条件。
    3. (3) 有人提议因传统藏毯价格较高,今后应大规模发展机织藏毯。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出两条理由。

  • 1. (2024八下·婺城期中)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图中序号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

    A . ①海拔低,一马平川 B . ②辐射强,太阳能丰富 C . ③冬冷夏热,日温差小 D . ④湖泊星罗,沟壑纵横
  • 1. (2024八下·义乌月考) 游客在青藏高原旅行途中,可能的旅游经历是(  )
    A . 见到当地特有动物树袋熊 B . 观看到当地藏族节庆活动那达慕节 C . 遇到身着藏袍的当地居民 D . 购买到当地的特色食材莲藕和竹笋
  • 1. (2024八下·义乌月考) 藏羚羊被称为“雪域精灵”,藏羚羊体质充分适应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下列体质特征适应自然环境,匹配不合理的是(  )

    A . 羊毛白天温度高时隔热,夜间温度低时挡风寒——气温日较差大 B . 血液中红细胞含量高运氧能力强——空气稀薄 C . 绒毛厚实保暖——高寒 D . 常隐藏在岩穴或者匿伏在小浅坑,只露出头部——多大风、寒冷
  • 1. (2024八下·期中)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青藏地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中草场自然条件最好的 B . 南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C . 南方地区地形单一,平原面积广大 D . 云贵高原地形平坦广阔,是我国主要牧区之一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