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丽水模拟)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2年4月给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封信写道:“俄国人所歼灭的德国人跟毁坏的装备比你我两国加起来的总和都多。”下列事件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
    A . 凡尔登战役 B . 淞沪会战 C . 莫斯科保卫战 D . 珍珠港事件
  • 1. “在这次偷袭中,日军以很小的代价,炸沉炸伤美军舰艇 20 余艘,炸毁美军飞机300多架,美军损失惨重。”这一描述所指的事件引发了 ( )
    A . 中途岛战役 B . 阿拉曼战役 C . 太平洋战争 D . 诺曼底登陆
  • 1. 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下列历史事件与历史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
    A .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 .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 1. 战争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 年11月结束的这场战争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面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材料二:苏联将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庆祝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材料三: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以勿忘国耻,纪念死伤将士。

    1. (1) 引发材料一中“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据材料归纳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写出苏联在卫国战争中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
    3. (3)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纪念日”的设立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4. (4) 回顾历史,请就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悲剧重演谈谈你的看法。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0年,在对北京抢夺的强盗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兴势力,这就是日本……严格来说,在日本,不管是文明、文字,还是艺术方面,都承传于中国。

    材料二:日本总是与支配力量结盟,以寻求自身安全,仅有十九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是例外。当时它在东亚推行单边征服政策,结果遭到惨败。30年代参加轴心国时,日本也是与当时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军事意识形态力量结盟。50年代,日本与世界上最强大并能够确保日本安全的美国结成联盟。

    ——摘自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 (1) 根据材料一,1900年日本得以成为“新兴势力”,得益于哪个事件?日本多方面“承传于中国”始于哪个事件?这两个事件说明,国家要有跨越式发展,必须怎么做?
    2. (2) 根据材料二,“30年代”日本“在东亚推行单边征服,遭到惨败”是指哪个事件?哪个事件可以证明日本“40年代是例外”?“30年代最具活力的军事意识形态力量”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是哪个?“50年代,与美国结成联盟”使日本有了什么样的发展?
  • 1. 习近平主席曾在俄罗斯发表演说:“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历史事件有(    )

    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莫斯科保卫战

    ③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④召开雅尔塔会议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铭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反思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材料一:有人据“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力量的较量”绘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见下图)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材料二: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战争的影响]

    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在这场战争中,三个野心勃勃的国家遭到了彻底的破产,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

    [战争的反思]

    材料四:“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日无衣,与子同裳。“当贴着这一句句修辞恰到好处、情感暖人心脾的诗句的一箱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捐赠物资送达中国各地时,东邻日本人民的一片片心意瞬间就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刷了屏。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2020年2月4日的网上例行记者会上用“铭记在心”四个字表达了中国政府对日本政府、日本社会各界和日本人民的“衷心感谢”。

    1. (1) 根据材料一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横线上填出两次战役的名称。

      ;②

    2. (2) 材料二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其“野蛮和残暴”的行径有哪些?(列举两例)
    3. (3) 根据材料二,1943- 1944 年间,“本宣言签字国政府”为打败“野蛮和残暴的力量”,在政治上、军事上还进行了哪些合作?
    4. (4) 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5. (5)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四,简要谈谈你对中日关系发展的认识。
  • 1.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日军偷袭珍珠港②    诺曼底登陆    ③雅尔塔会议的举行

    ④《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⑤苏联对日宣战    ⑥德国投降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③②④⑥⑤ C . ①④②③⑥⑤ D . ①⑤②④③⑥
  • 1. 梁启超认为“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欧洲战场胜利结束

    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A . A B . B C . C D . D
  •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像一个巨大的舞台,一个个国家轮番登场,展示了各自的国家形象。

    [英国的转变]

    材料一:

    “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

    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摘自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V

    [苏联的失利]

    材料二:德军闪电出击,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发动突袭。虽然苏联意识到德国迟早要进攻苏联,但是没想到德军会在这时进攻。猝不及防的苏军损失惨重。(相关链接:苏联于1965 年授予莫斯科“英雄城市”的称号,此后每年都有例如阅兵等纪念活动)

    [美国的参与]

    材料三: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演讲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英国对德国法西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失利的原因。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莫斯科被授予“英雄城市”称号的理由。
    4. (4) 材料三中“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