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与该思想最吻合的新中国外交智慧是( )
    A . 反对霸权主义 B . 不结盟政策 C . “一国两制”方针 D . “求同存异”方针
  • 1. 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做了精彩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此次会议( )
    A . 推动了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建立 B . 促使中国站在了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C . 引发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建交热潮 D .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 1. (2023八下·嵊州期中) 某中学举办专题展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展板一:对外开放篇】

    【展板二:和平外交篇】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高潮。

    【展板三:民族团结篇】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国家按照自愿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

    【展板四:国家统一篇】

    1. (1) 请写出展板一图中①处名称。此图反映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2. (2) 依据展板二,举例说明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发出了哪些“中国声音”。并指出引发70年代“和中国建交的高潮”的关键史实。
    3. (3) 根据展板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少数民族地区获得发展得益于哪些原因。
    4. (4) 港澳成功回归祖国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展板四说明了什么?
    5. (5) 请根据四个展板的内容,为它们拟一个合适的主题。
  • 1. 外交成就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晴雨表。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经风雨,下列各项符合1971一1979年我国外交主题词的是(  ) 
    A . 屈辱外交 B . 渐趋发展 C . 外交发展 D . 走向世界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从1969年至1971年夏,美国“跳了一种微妙的外交小步舞”,如通过“巴黎渠道”“罗马尼亚渠道”“叶海亚渠道”等方式,向中国政府传递希望改善美中关系的信息,继之以基辛格秘密访华。对此,中国政府则投桃报李,如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导演“乒乓外交”,等等。美中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促成了1972年2月尼克松的中国之行和上海公报的问世。

    ——摘编自刘家钦《1972年尼克松访华背景之考察》

    1. (1) 根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敌视”行动?针对美国的敌视政策,新中国在外交方面是如何应对的?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
  • 1. 只有主动融入世界大潮,才能带来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底,周思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处摩果送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千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第年,来间印皮和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务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当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有的非洲代表高兴得跳起舞来。11月15日,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受到热烈欢迎。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指出我国的外交政策,并依据材料概括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在这次大会上中国取得怎样的重大胜利?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外交的布局及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从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下列属于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上的大事的是(  )

    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日建交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尼克松访华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 下表统计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个时间点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这说明新中国(  ) 

    时间

    建交的亚洲国家数量

    建交的非洲国家数量

    建交的欧洲国家数量

    建交的美洲国家数量

    1959年

    14

    5

    15

    2

    1969年

    15

    20

    16

    2

    1979年

    28

    39

    29

    17

    A . 摆脱了意识形态的羁绊 B . 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 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D . 已经适应了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 1. “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是(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 共商共建共享 C .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 .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 1. 近年来,中国发起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 
    A . 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 . 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 . 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 . 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