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九上·柯桥月考)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伦敦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这一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
    A . 刺激英国工商业发展 B . 意大利商业地位上升 C . 欧洲手工工场兴起 D . 早期殖民掠夺开始
  • 1. (2023九上·柯桥月考) 历史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最直观的触碰历史。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史料赏析项目化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史料一:

    图1蒙娜丽莎

    史料二: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是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迅速发展。14—15世纪,“新大陆”的发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17—18世纪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

    ——改编自马世力、陈光裕《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史料三:17世纪-18世纪,英、法、美相继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改编自《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 (1) 图1体现了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什么?
    2. (2) 根据资料,简述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与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法、美三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历程有哪些共同特点?
  • 1. (2023九上·柯桥月考) 在学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这一单元后,小魏同学绘制了下图。它呈现的时间点是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 )

    A . 美国独立战争 B . 法国大革命 C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 日本倒幕运动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热量,尤其需要大量的水分。世界上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等地区也有大面积的种植。小麦有

    春小麦与冬小麦之分,我国以长城为界,以北种植春小麦,以南为冬小麦。

    材料三:针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易中天如此评价:“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200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1. (1) 甲、乙同为美国小麦带,其中种植春小麦的是(填“甲”或“乙”)。请从气候的角度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2. (2) 美国的亚热带作物带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分析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3. (3) 这个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的“精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 1. 当中国有了玉米(原产地美洲),北美有了小麦(原产地西亚),意大利有了番茄(原产地南美洲) ……人们的饮食习惯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改变。下列历史人物与上述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
    A . 迪亚士 B . 华盛顿 C . 哥伦布 D . 拿破仑
  • 1. 某史学家在《一六四〇年英国革命史》中说:“法国的革命,尽管是后来居上,但并没有使英国革命本身的伟大少了一些;它们都是同一个战争的胜利。”这里所说的“同一个战争”是指(    )
    A . 农奴制改革 B . 民族解放战争 C . 殖民侵略战争 D . 资产阶级革命
  • 1. “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补偿时,不在此限。"《拿破仑法典》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 . 自由平等 B . 人民主权 C . 分权制衡 D . 保护私有财产
  • 1. 杭杭同学梳理了“探寻新航路”的知识体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 原因: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B . 条件: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 过程: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亚洲的印度 D . 影响:首次打通欧亚间的交通道路
  • 1. (2023九下·衢州月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直到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遍及全球……大约1500年,当西方开始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的统一,诸种族不再相互隔绝……打破世界“种族隔绝”的历史事件是( ) 
    A . 新航路开辟 B . 黑奴贸易 C . 宗教改革 D . 英法的殖民扩张
  • 1. (2023九下·衢州月考) 欧洲文明历史悠久,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控制世界 

     材料一:1750-1914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 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丧失霸权 

     材料二:随着20世纪初这场战争的开始,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 

     走向联合 

     材料三:世界主要力量重新整合,英、法等欧洲主要大国遭受极大冲击,美国和苏联力量急剧增长,世界进入美苏两强争霸的两极格局,为了重树大国地位,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之路……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崛起,并在冷战结束后的多极化世界里成为重要的 “一极” 。 

     ——摘编自《大国复兴之路》解说词  

    1. (1) 材料一中三个历史进程中的“革命”和“工业化”指的是什么?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述欧洲从丧失霸主地位到走上联合之路的历程。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