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鉴于张謇在近代史上对实业和教育的贡献,我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科考母船被命名为“张謇号”。张謇在上述领域的贡献有( )

    ①创办大生纱厂 
    ②创办《新青年》 
    ③创办《生活》周刊 
    ④创办南通博物苑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②③
  • 1. 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人们坐在家中看报纸 B . 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 . 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 . 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现象普遍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

    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

    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业

    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张静如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抗日战争以前……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发展

    实业的措施,掀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尚能继续向前发展。到1936年,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达

    到了高峰。

    【相关链接】

    1. (1) 材料一三幅图反映了哪一共同主题?大生纱厂的创办者是谁?大生纱厂的创办带动中国人走上了哪一道路?
    2. (2) 根据材料二图四,概括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
    3. (3) 根据材料二相关链接,归纳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两次高峰的共同原因。
    4. (4) 民族资本主义在经历两次短暂发展后,其进程均被打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打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 1. 抗日战争时期,外界想了解延安及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新闻,最该阅读的报纸是( )
    A . B . C . D .
  • 1. 根据教科书中的《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完成问题。
    1. (1) 下列主要铁路枢纽中,既位于长江上流,又位于沟通南北的铁路干线上的是( )
    2. (2) 下列关于《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铁路干线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大组

      ②青藏铁路成为连接西藏和其他省级行政区的重要通道

      ③我国西北地区的铁路干线交错成网状分布

      ④郑州是连接纵横两个方向的重要铁路枢纽

  • 1. (2022八上·宁波期末) 某公众号推出了一期专题,包括“民国时期北平的交通管理”“凤冠霞帔与西式婚纱”“浅谈中国近代饮食文化的发展”等文章。据此判断,这期公众号的专题是近代(    )
    A . 民主政治的进程 B . 新式教育的出现 C . 社会生活的变化 D . 民族工业的发展
  • 1. (2022八上·长兴期末) 近代中国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艺创作空前繁荣,特别是革命文艺。下列属于革命文艺作品的有(    )

    ①大型歌剧《白毛女》

    ②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

    ③中国自己拍摄的电影《定军山》

    ④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2八上·路桥期末) 下表中学校和学生数据变化的总体趋势表明(  )

    1912-1923年全国各级学校及学生数量简表

    时间

    1913.7

    1914.7

    1915.7

    1916.7

    1923.7

    学校

    87272

    108448

    122286

    119739

    178981

    学生

    290万

    360万

    400万

    430万

    680万

    A . 科举制度发扬光大 B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 近代教育快速发展 D . 全国人口不断增长
  • 1. (2022八上·松阳期末)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培养历史学科思维的重要途径。下列说法中存在因果联系的是(   )
    A . 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B .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农村转入城市、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D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 1. (2023八上·温州期末) 20世纪初,《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幅题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的石印画(下图)。该画反映出的变化(    )

    A . 出现在中国广大内陆地区 B . 体现社会生活的新旧并呈 C . 说明科学文化已得到普及 D . 折射出传统风俗根深蒂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