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百年风雨路,擘画新征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三某班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后,甲组同学搜集了下列资料,并按资料所示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中共一大会址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③开国大典 “一五”计划实施

    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⑥香港回归 ⑦中共十九大 ⑧全面脱贫

    材料二:乙组同学绘制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时间轴”,并把材料一的资料序号正确标注在“时间轴”上的社会发展各个阶段。

    1. (1) 上述资料所示历史事件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2. (2) 请在“时间轴”中任选一个阶段,用相关资料的信息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此阶段取得的伟大成就。 (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3. (3) 概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历史意义。
  • 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几经转移。下列按转移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 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 B . 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 C . 上海、西柏坡、延安、瑞金、北平 D . 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
  • 1. (2023八上·萧山期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相关团体,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两张历史图片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种主要方式。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重要意义?
    2. (2) 图A会议中提出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指出以上两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说明工人运动失败给中国共产党带去的经验教训。
  • 1. (2023八上·萧山期中) 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 (     )
    A . 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 . 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 . 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 . 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 1. (2023八上·萧山期中)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之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当时的中国革命(  )
    A . 准备物质条件 B . 奠定思想基础 C . 指明斗争方向 D . 积蓄群众力量
  • 1. (2023八上·杭州期中) 1922年1月共产党人主办的《先驱》发刊词指出,“单有反抗的创造的精神,若不知道中国客观的实际情形,还是无用的。”这说明当时共产党人( )
    A .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B .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C . 认识到中国革命应与国情相联系 D . 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 1. (2023八上·杭州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那么,“红船精神”发祥于( )
    A . 北京、江西南昌 B . 上海、浙江嘉兴 C . 广州、江西井冈山 D . 武汉、河南郑州
  • 1. (2023八上·杭州期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广元某校决定排演一出有关中共一大的话剧。剧本中可能出现的情节是( )
    A . 确定党的名称和奋斗目标 B . 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C . 选举董必武为中央局书记 D . 决定发动学生运动
  • 1. (2023八上·杭州期中) 1920年8月,俞秀松作为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受共产党早期组织委派到上海厚生铁工厂做工,并给工人讲课。当时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的李中,以“一师范(湖南第一师范)学生在江南造船厂打铁”。他们都参加了电灯厂、造船厂等单位最先发起成立的“上海机器工会”。这些事件的最终影响是( )
    A .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条件 B . 使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力量 C . 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广泛传播 D . 掀起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 1. (2022八上·临海期末)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光荣且伟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代尺

    材料二:史料两则

    抗日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国民族的解放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牵制了日军大部分的兵力,减轻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对英、美等国的军事压力,有效地配合了远东盟军的行动。

    ——王建郎《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1. (1) 请指出年代尺中“开天辟地”、“生死攸关”分别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 (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曾多次在自我修正中不断完善自己。根据年代尺,请选择一个史实加以论证。
    3. (3)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年代尺中的“民族胜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