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古书中常有夏朝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醪láo: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秫shù:高粱)酒”。 下列可能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 )
    A . 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陶钵 B . 二里头出土的铜爵 C . 司母戊鼎 D . 商鞅铜方址
  • 1. 殷墟考古 90多年来,发现了丰富的晚商文化遗存:大型宫殿建筑、商王陵、甲骨刻辞、青铜器和玉器等。 这些史料可以证实( )

    ①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 
    ②商朝创造了华夏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

    ③商朝时期具有高超的手工业技术水平 
    ④商朝时期中国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某同学梳理出家乡临海的历史沿革(部分如下表)。下列与表中信息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 )

    西周

    秦朝

    元朝

    属越国

    属闽中郡

    隶属江浙行省

    A . 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 B . 郡县制、行省制、分封制 C .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D . 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
  • 1.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平之战 
    ②盘庚迁殷商 
    ③牧野之战 
    ④国人暴动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④①③②
  • 1. 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从②处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 1. 房屋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成果,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发展状况。 下图所示房屋中能反映夏朝社会发展情况的是( )
    A . 河姆渡遗址房屋 B . 半坡遗址房屋 C . 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 D . 陶院落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史记·夏本纪》记载了明确的夏代世系,民间流传着大禹治水的传说。 但因史料匮乏,夏的存在倍受质疑。 随着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夏朝得以确认。 最新发现的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见右图),宫城位居中心,四周有贵族居住的夯土建筑和墓葬。

    1. (1)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让夏朝由传说成为信史。这说明( )

      ①传说故事毫无史学研究价值 
      ②考古发现是重要的史料来源 
      ③实物资料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④文献资料所载历史完全可信

    2. (2) 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的发现,可以证明夏朝( )
  • 1. 下面是西周分封的部分情况示意图。叔虞、康叔受封,因为他们的身份是( )

    A . 宗亲 B . 殷商贵族后代 C . 功臣 D . 周王母系亲戚
  • 1.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 )
    A . 奴隶制 B . 分封制 C . 世袭制 D . 禅让制
  • 1. (2024·萧山期中) 了解各朝的制度与治国理念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变革】

    【治国理念】

    材料二: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李斯《琅琊台刻石》

    1. (1) 写出图1中①、②处分别对应的制度或人物。
    2. (2) 图2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实行的何种制度?该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 (3) 材料二中主要诸侯国数量有何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4. (4) 材料三体现了秦始皇哪些功绩?分别有什么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