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考虑需要和可能……把经济增长目标由上年7.5%主动调低到今年的7%。这一调整的合理性在于(    )
    A . 解决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 B . 改变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C . 坚持保护环境为中心促进经济发展 D . 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1. 结合下表,了解某地区人口变化情况,表中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   )

    年份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1978

    38.00%

    57.59%

    4.41%

    ……

    ……

    ……

    ……

    2005

    23.36%

    69.58%

    7.06%

    2015

    22.57%

    70.18%

    7.25%

    A . 人口素质变化表 B . 男女性别比例变化表 C . 人口总量变化表 D .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
  • 1. (2023八下·义乌期中)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只生一个孩子好”,到后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再到现在的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调整的原因有(    )

    ①少生、优生政策不符合社会实际,是错误的

    ②高生育、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特征

    ③人口增长情况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审计法等法律修改过程中进行合宪性审查研究,阐释宪法制度的内涵和精神。这说明我国宪法(   )

    ①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由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
    ③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    ④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础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三者相互关系的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 下表是浙江省某市人口的数据(2011年)。2015年10月29日发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我国实施“全面二胎政策”说明(   )

    户籍人口(万人)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每十万人中不同教育程度比重(%)

    1—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大学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

    344.52

    11.93

    73.07

    15.00

    8.68

    16.81

    39.71

    29.16

    A . 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B . 反映了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是控制人口数量 C . 说明人口政策的制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D . 说明提高人口出生率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
  • 1. 2020年12月,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编纂过程中先后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并公示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出台反映我国积极实施的基本国策有(   )

      ①节约资源    ②保护环境    ③计划生育    ④可持续发展

    2. (2) 该条例的制定过程体现了(   )

      ①公民参与,促进决策科学        ②公正司法,法律彰显民意

      ③国家制定,建设法治中国        ④深化改革,多谋民生之利

  • 1.                           
    1. (1) 下表是温州三个年份的人口数量,请根据表中数据画出折线图或柱状图

      年份

      1970年

      1990年

      2010年

      人口数

      460万

      633万

      912万

    2. (2) 材料一:温州市区饱尝垃圾之苦。据了解,温州市区年均产生生活垃圾40多万吨,每天的垃圾就足以堆满一个足球场。

      材料二:温州全市机动车拥有量近130万辆,每年全市新增机动车12.万辆左右、驾驶人11.4万人,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有量分别达到114.9万辆和93.4万人。很多学校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早上,在市区温州大厦的一个红绿灯前,队伍一直排到了妙果寺,前方排队的车辆也看不到尽头,车上赶时间的上班族则叹拥堵之烦,从温州黎明西路国贸中心开车到人民路街心公园,不到一公里路程,用了整整一个小时。

      材料三:温州市水利局3月21日首次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了2009年温州市水资源公报。公报显示,去年该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764立方米,除泰顺、文成、永嘉、平阳四个县以外,其余各县(市、区)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均在国际公认用水紧张红色警戒线(1700立方米)以下。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造成山区大,平原小,海岛最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不到全国水平(2400立方米)。

      参考上述材料,说说人口增长对温州的影响。
  • 1. 聚焦人口流变,探寻历史变迁。

    【人口管辖·彰显帝国权威】

    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人口调查是在秦朝完成的。与周天子叶期名义上的尊崇和诸侯国的割据状况不同,秦地方郡守须将所辖户口、人口增减实数每年按时上报,由中央进行收集统计。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人口变化·折射朝代兴替】

    古代中国户口统计表(部分)

    年号纪年

    公元纪年

    户数(户)

    口数(人)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

    公元57年

    420万

    2100万

    和帝元兴元年

    公元105年

    920万

    5300万

    蜀  炎兴元年

    公元263年

    28万

    94万

    魏  景元四年

    66万

    440万

    吴  天纪四年

    53万

    230万

    【人口迁徙·推动文明扩展】

    东晋以后“荆、扬二州,户口平天下”,良田数十万顷,地沃民富,成为六朝政权之支柱。——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西晋末年汉族流民迁徙路线图

    1. (1) 结合材料,说明秦朝能完成“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人口调查”的原因。
    2. (2) 指出表格中全国户口数量的变化,联系相关史实说明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3. (3) 根据图,概括西晋末年人口迁徙的空间特征。结合材料分析其造成的历史影响。
  • 1. 事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观点则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下面是杭州市人口迁移变化的事实还是观点?请加以区分。

    ①人口迁移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规模结构及其人口发展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影响着杭州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以及城市化进程。

    ③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前后,大批国民党军政人员撤离杭州,又有大批南下干部和解放军进人杭州。

    ④研究历史上杭州人口迁移的规模、过程和规律,对于调整和优化杭州的人口分布,推进杭州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⑤1955年至1960年5月,杭州市区人口迁移量约为70.6万人。

    ⑥1978年至1985年,杭州人口的总迁移量约为103.79万人。

    ⑦截至2021年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约1220.4万。

    以上属于观点的是,属于事实的是。(填序号)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