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三者相互关系的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 浙江省地域狭小,但拥有广阔的海域,海岸线总长居全国第一,近海渔场可捕捞量居全国第一,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新能源蕴藏量居全国前列。这表明浙江省( )

    ①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

    ②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③资源开发应从陆地走向海洋

    ④开发海洋是发展经济的唯一选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0年12月,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编纂过程中先后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并公示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出台反映我国积极实施的基本国策有(   )

      ①节约资源    ②保护环境    ③计划生育    ④可持续发展

    2. (2) 该条例的制定过程体现了(   )

      ①公民参与,促进决策科学        ②公正司法,法律彰显民意

      ③国家制定,建设法治中国        ④深化改革,多谋民生之利

  • 1. 2022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宣布启动“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____;2030年,____;2060年,____。(    )

    ①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②突破一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并实现应用

    ③突破若干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③①② D . ②①③
  • 1. 西气东输工程对于浙江的意义是( )

    ①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
    ②缓解浙江能源短缺的局面

    ③促进浙江矿产资源的开发
    ④改善浙江的能源消费结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看图表,回答问题。

    1. (1) 图表一反映出了我国怎样的大气环境状况和变化特点?
    2. (2) 我们从图表二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3. (3) 请指出图表一与图表二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两条改善大气环境的建议。
  • 1. 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实施,40年来,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发挥出日益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三北地区森林植被稀少,沙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15.6万公顷的速度扩展。水土流失严重,最严重地区每年每平方千米流失土壤达数万吨,土地生产力极低,每公顷农田粮食产量仅为2000公斤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二:40年来,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三北工程重视依靠科学技术,推广有关“干旱地带封山育林育草”等技术,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0多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沙化草原1000多万公顷,结束了“沙逼人退”的历史。40年来,三北工程统筹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协调发展,有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材料三:三北工程建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王有德,20多年坚持治沙播绿,和工人干在一起,没处做饭,他们干粮就水,将麦草往沙地上一铺和衣而睡;石光银,沙海里摸爬滚打40年,创造出“公司+农户+基地”的治沙模式,大办沙产业,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在他们的带领下,三北工程创造了全民植树造林种草,全社会植绿护绿的成功范例,铸就了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核心的“三北精神”。

    1. (1) 三北地区曾面临着哪一类环境问题困扰?结合材料一说说造成该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一项。
    2. (2)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取得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的原因。
    3. (3) 40年来,三北工程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 1. 下列地区与其资源优势的对应,正确的是( )
    A . 华北平原——水能资源丰富 B . 黄土高原——森林资源丰富 C .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 D . 东北平原——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
  • 1. 近年来,我国有些地方出现了汽油供应紧张的局面,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因买不到汽油而停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存在(   )
    2. (2)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   )

      ①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    ②严格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
      ③抓好耗能行业的节能工作    ④引导人们节约能源

  • 1. 行为评析题

    题号

    行为描述

    行为判断

    说明理由

    (1)

    1919年5月4日,3000多名学生高呼“还我青岛”等口号,齐聚天安门游行示威

       

    (2)

    李强觉得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刷牙时从不关水龙头

       

    (3)

    疫情期间,宁波市教育局发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鼓励广大学子进行线上学习

       

    (4)

    村里将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村民赵某收了王某的红包,把票投给了他

       

    (5)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