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朱春驹在《武汉起义杂忆》中写到:“由于辫发一旦剪去,则短期内难以再蓄,不像服饰可以轻易变换,因此民众对于剪辫的态度普遍迟疑,剪刀一动,蹄哭并作。”民众的态度主要体现了(  )
    A . 对蓄辫的十分喜爱 B . 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 C . 对革命前景的忧虑 D . 对生活方式难以适应
  • 1. 袁世凯曾向慈禧进贡了一辆汽车,可她坐了一次就不坐了。原因是司机不跪且坐在她的前面,解决不了“尊卑”问题。此事说明(  )
    A . 慈禧太后生活简朴…… B . 当代中国社会不需要汽车 C . 中国汽车严重依赖进口…… D . 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观念的阻碍
  • 1. 中国领导人出席重要会议、仪式经常穿着中山装,你知道人们开始穿着中山装是在(  )  
    A . 鸦片战争后 B . 洋务运动后 C . 维新变法后 D . 辛亥革命后
  • 1. 旗袍原来是满洲妇女的基本服装,20世纪20年代,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款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  )
    A . 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B . 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C . 男女社会地位趋向平等 D . 地区发展变化不平衡
  • 1. 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 在鲁迅写的小说《风波》中曾描写过这样的情景:“伊(她)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上述情景反映了辛亥革命(  )  
    A . 推翻了清朝统治 B . 影响了社会生活 C . 促进了经济发展 D . 指导了文学创作
  • 1.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称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目的是去除或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B . 盲目学习推行西方礼节 C . 社会习俗在短时间内得到完全改变 D . 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 1.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 . 断发易服 B . 移风易俗 C . 实业救国 D . 践行民权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变化前

    变化后

    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旗袍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火车、电车、汽车等

    蓄辫、裹足

    剪辫、劝禁缠足

    ——摘编自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1. (1) 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领域发生了变化。
    2. (2) 小历同学认为近代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巨大。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大清王朝的覆灭。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国体改变了,政体改变了,民主共和的理想就要实现了;辫子剪掉了,服饰改换了;龙旗扔掉了,五色旗飘起来了。

    ——摘编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 (1) 根据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发生的变化。
    2.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