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上·期末)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出一线红。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其创作背景是(   )

    A .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 红军长征的结束 D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 (2024八上·期末)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3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
    A .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 . 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 . 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 . 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 1. (2024八上·期末)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一次反思”开始于(   )
    A . 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B . 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 . 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 . 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 1. (2024八上·期末) 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 )
    A . 弘扬了民主科学 B . 结束了君主专制 C . 实现了自强求富 D . 促进了思想启蒙
  • 1. (2024八上·期末) 如图栏目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 . 师夷长技 B . 国家统一   C . 军阀割据 D . 走向共和
  • 1. (2024八上·期末) 1921年胡适的诗歌《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因其平易、通俗而广为传唱。这首诗与新文化运动内容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1. (2024八上·期末)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证“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实是(    )

    ①孙中山先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

    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申报》自1872年4月创办,至1949年5月停刊,被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下列可能被《申报》作为新闻报道过的事件有(    )

    ①新中国成立

    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五四运动

    ④香港回归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下面两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 )
        武昌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这是要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临时政府。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A . 都通过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B .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C . 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 D . 都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 1. 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 下列事件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结论

    洋务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新文化运动

    前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