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煤电相比具有的优势有( )
    A . 发电成本低 B . 占地面积小 C . 环保、污染小 D . 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如图。

    红枣习性:喜光,喜干冷,耐湿热,对土壤要求不高,耐贫瘠、耐盐碱。红枣5—8月开花,9—10月成熟。

    若羌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与阿尔金山脉交界处,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受塔克拉玛干沙漠高温与阿尔金山雪域凉爽气流影响,若羌的平均昼夜温差大。

    知识卡片

    与丽水市结对的新疆新和县,位于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沿线。

    新和县有着“核桃之乡”的美誉,其核桃不但销往国内,而且远销海外。新和县还盛产葡萄、小白杏、水蜜桃等。

    1. (1) 图一中A是盆地,B是山脉。(4分)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若羌地区种植红枣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3. (3) 结合知识卡片和所学知识,谈谈丽水市与新和县该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6分)
  • 1. (2024·期末) 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经营,这是由于我国( )
    A . 土地面积广大,人口众多 B . 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多样 C . 气候复杂多样,环境恶劣 D . 把区域按照需要人为划分
  • 1. (20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一:

    匈奴“乐关市,嗜汉财物”,往往“驱牛马万余

    1. (1) 长城是一条农牧文化分界线。根据上图,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长城以北地区大多不适宜农耕的自然原因。
    2. (2) 长城是一条军事防卫线。请列举两例相关史实加以佐证。
    3. (3) 长城更是一条线,综合资料
  • 1. (2024·建设) 下列关于右边图片“三孩生育政策来了”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这一政策的出台是根据我国人口国情,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的调整 ②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③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④这一政策的出台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过时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4·) “深中通道”连接深圳与中山,2024 年通车后深中两地间的通行时间将由2小时变为30分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根据图1 可知,珠江的流域面积比黄河(填“大”或“小”),但年均径流量却比黄河(填“大”或“小”)。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2. (2) 依据图2,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3. (3) 深中通道的建成对珠江口地区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 1. (2024·) 我国区域各具特色,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 黄土高原——红松之乡 B . 小兴安岭——沟壑纵横 C . 珠江三角洲——政治重心 D . 太湖流域——水乡城镇
  • 1. (2024·) 串串葡萄,谱写共富之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吐鲁番处处可见四面通风的传统晾房,所产葡萄干畅销海内外。 金华丘陵起伏、盆地平展、河流蜿蜒,标准化、智能化种植葡萄渐成规模,“浦江葡萄”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1. (1) 观察图1、2、3,简析吐鲁番与金华海陆位置的差异对两地降水的影响。
    2. (2) 两地葡萄各具特色。有同学不由产生如下疑惑,请任选其一,结合图文材料答疑解惑。

      疑惑一:香甜的吐鲁番葡萄为什么能够被自然风干成美味的葡萄干?

      疑惑二:两地的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金华能出产优质葡萄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勤劳智慧的金华人民该怎样让葡萄产业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 1. (2024·瑞安模拟) 近年来,河南频频出圈,向国人彰显了河南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以及河南人坚定的文化自信。读图2,回答下题。

    1. (1) 以下关于河南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2. (2)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古都。据图可知,这些城市分布地区的共同自然条件有( )

      ①地势平坦
      ②交通便利

      ③临近河流
      ④降水充沛

    3. (3) 有关背铜器失蜡法铸造工艺在《唐会要》中始见记载,以前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地区所用的失蜡法来自于印度等国。河南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成为反驳此言( )
  • 1. (2024八下·婺城期中) 汉藏一家亲,共筑团结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线图(右图)。

    材料二: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四十年(680年逝世),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了许多工作。公主入藏,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谷物、纺织、冶金、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没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挖畦沟,田野间阡陌纵横,大大提高了产量。

    材料三:改革开放后,青藏地区以一块藏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璀璨。传统藏毯为纯手工制作,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但因其制作工艺复杂,导致产量少、价格高。近年来,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将藏毯制作列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推出机织藏毯,使藏毯“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现实。

    1. (1) 文成公主入吐蕃时,选择的是冬季还是夏季?简述你的理由。(可结合不同季节河流的水文特征差异)
    2. (2) 谷物在吐蕃种植,使谷物生长地域大为扩展。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一当地特色谷物名称,并分析谷物在吐蕃种植的有利条件。
    3. (3) 有人提议因传统藏毯价格较高,今后应大规模发展机织藏毯。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出两条理由。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