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0九上·金华月考) “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以下时间节点勾起的回忆,符合史实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0·椒江模拟) “民本”和“民主”思想一直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民本和法治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议会发表的讲话

    材料二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

    材料三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

    ——摘编自张晋藩《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 (1) 我国古代民本思想主要产生于什么时期?请说出主张该思想的学派。
    2. (2) “孙中山之革命”是指什么革命?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该革命是“国体之改革”。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制度建设方面是如何实现“民治”的。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以苏维埃为榜样,不采用资产阶级国家的议会制,以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为出发点,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这种选择并非是盲从,而是经过比较、思考后的慎重选择,当然也有自己的创造。

    ——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晤、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等重要会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l71元增加到2.6万元,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党的十九大以后,又推出一系列顺应百姓呼声的改革新政,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

    1. (1) 联系材料二,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在制度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2.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就?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原因有哪些?
  • 1. (2019九上·金华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我党早期“农民运动之王”的毛泽东,心中十分清楚: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因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熊华源《毛泽东、朱德共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材料二: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以苏维埃为榜样,不采用资产阶级国家的议会制,以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为出发点,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这种选择并非是盲从, 而是经过比较、思考后的慎重选择,当然也有自己的创造。

     ——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 3679 亿元增长到 2018年的90.03万亿元,而到2019年还有望接近100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71元到2018年成功突破6万元。40 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党的十八大以后,又推出一系列顺应百姓呼声的改革新政,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 

    1. (1) 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关史实,简述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的。 
    2. (2) 联系材料二,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在制度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3. (3)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我们能如此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一个主要原因,并联系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 1. (2019九上·永康期中)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形成了一种政治制度,该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这一政治制度是指 (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1.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2014年是制定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
    2. (2) 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的会议是(    )
  • 1.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1) 这部宪法是何时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2. (2)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什么?
    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
  • 1.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