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八下·浦江月考)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 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农业建设】“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    ①   , 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工业建设】:

    品种

    1957 年产量

    比 1952 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

    1.95 万吨

    19%

    30%

    1.64 万吨

    26%

    93%

    535 万吨

    296%

    580%

    原油

    146 万吨

    235%

    /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主要产品产量表

    武汉长江大桥建通车

    【社会主义改造】

    行业

    改造的方式

    创举

    农业

    A

    /

    手工业

    手工业合作社

    /

    资本主义工商业

    B

    C

    【民主政治建设】

    1. (1) 请在①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以上材料出自哪部法令?
    2. (2) 材料以不同形式展示了我国哪一经济建设成就? 成就的取得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3. (3) 以上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简表,请将字母代表的内容填写完整。
    4. (4) 图片中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中颁布的? 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哪一制度?
  • 1. (2022八下·浦江月考) 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④西藏和平解放

    A . ①③②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②④①③ D . ④①②③
  • 1. (2022八下·杭州月考)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对我国宪法的又一次重大完善。1954年宪法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1954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D . 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 1. (2022八下·杭州月考) 1953年12月,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
    A . 人民政权的巩固 B . 民主政治建设 C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 1. (2022八下·龙游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开国大典

    图二第一届人大

    图三《土地改革法》颁布

    1. (1) 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图一开国大典的意义。
    2. (2) 结合所学,概括图二会议的历史作用
    3. (3) 从三幅图片中任选两幅,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实现“三民主义”的。
  • 1. (2022八下·龙游月考) 申纪兰是我国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她可能经历的活动是(  )
    A . 提出建造任命英雄纪念碑议案 B . 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参与编写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D . 举手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中踏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和1956 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项目

    年份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有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材料二:

    材料三:(1954年9月)毛泽东……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促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

    1. (1) 材料一表中数据变化说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材料二图一1953年与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其中增长最快的建设成就是什么?请举实例说明。
    3. (3) 图二反映了“一五”计划怎样的基本任务?
    4.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所制定的宪法”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称“这次会议”是“里程碑”?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
    A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 .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 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 . 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 1954年宪法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1954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 C . 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 1. 研究文物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图的“当选证书”可以见证我国的制度建设成就是( )

    A . 确立政治协商制度 B . 结束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 .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