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观察图片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一些距今约5 000年的古城遗址,城里分布着住宅区、手工业区、墓葬区等;在长江下游地区距今约5 000年左右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

    1. (1) 材料一中的两幅图说明距今约5 000年前,半坡居民已经开始从事什么产业?这些产业的产生都离不开什么自然条件?
    2. (2) 材料二中的考古发现表明这一时期的文明成就与半坡、河姆渡时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 1. 一些原始的聚落不断扩大,逐渐向城市迈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A . 生产力的发展 B . 人口的增加 C . 私有制的出现 D . 商品交换的出现
  • 1. 中华大地上出现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在(    )
    A . 新石器时代 B . 旧石器时代 C . 原始史前时代 D . 文明时代
  • 1. 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是(    )
    A . 城墙 B . 公共设施 C . 神庙 D . 宫殿
  • 1. 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蛋壳黑陶杯出土于黄河流域。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    )
    A . 黄河流域的文明程度要比长江流域高很多 B . 黄河流域的农业水平已经非常高 C . 黄河流域的手工制作水平已经超过了现代 D . 黄河流域的文明程度相对比较高
  • 1. 下列出土文物或遗址、遗迹,标志着我国开始迈进文明时代门槛的有(    )

    ①在黄河流域发现了一些距今约5000年的古城遗址

    ②在长江下游地区良渚遗址中出土象的征权力的玉器

    ③在东北辽河流域牛河梁女神庙遗址中出土的规模宏大的祭坛

    ④在北京人生活过的洞穴里发现的厚厚的灰烬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将下面所给的知识内容按要求进行整合,并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克里特文明    ②玛雅文明    ③乌鲁克遗址    ④奥尔梅克文明    ⑤迈锡尼文明

    ⑥河姆渡遗址    ⑦摩亨佐·达罗城遗址    ⑧米诺斯王宫遗址

    古希腊:

    中美洲:

    亚洲:

  • 1. 观察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四个区域,写出它们所处的流域及文明古国的名称。

      A:流域,(国家)

      B:流域

      C:流域,(国家)

      D:流域,(国家)

    2. (2)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些文明古国的产生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特点?
    3. (3) 当许多曾经的辉煌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有一大文明却始终追随着人类的脚步一直延续至今,它是四大文明中的哪一个?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甘肃省嘉峪关,全长6 000多千米,是中国古代最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材料二:相传2 000多年前,秦始皇修长城时,强征天下民夫。孟姜女的丈夫也被抓去,累死在长城脚下。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得到的却是丈夫的死讯,她悲恸欲绝,竟哭倒了长城。

    材料三:见下图。

    1. (1) 在这些关于长城的描述中,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种类的史料?试着加以分类。
    2. (2)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之所以能流传千古,表达了老百姓的什么思想情感?长城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抗日战争期间,长城起到了什么作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里的“长城”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3. (3) 学习本课内容后,长城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形象?
    4. (4) 就长城的不同说法,谈谈我们该如何看待历史事物。
    5. (5) 结合你对上述资料和问题的分析,说一说实物资料、文献资料和口述资料各有怎样不同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利用不同种类的资料?
  • 1. 下图是我国甘肃附近出土的竹简,因多为汉代竹简,故称居延汉简。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 (1) 为什么当时人们的书写不写在纸上,而要写在竹片、木片上?
    2. (2) 为什么这些竹木简能成为重要的文献资料?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