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19九上·瑞安月考) 伟大历史人物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熠熠生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主要得到了来自海外的中国商人的支持,在夏威夷创办小团体。在国内,只有少数学生和商人都到他的思想的影响,而广大民众仍无知、冷漠。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但在1911年10月10日,汉口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尽管缺乏配合,革命运动仍迅速席卷全国。……身在美国的孙中山立刻回国,建立了新的政权组织并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9年2月,李大钊在写了《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后,曾大声呼吁青年到农村去,改造农村。……“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如果战争爆发,我们绝不可能按兵不动。我们将不得不参战,但我们必须是最后一个参战。我们参战的目的是为了在天平上放上一个决定性的砝码,这个砝码将使天平倾斜。”

    ——斯大林于1939年的讲话

    1. (1) 阅读材料,指出孙中山参与的两件重要历史事件。
    2. (2) 结合具体历史背景,谈谈你对“新陈代谢的另一页”的理解。
    3. (3) 你是否认同斯大林当时的讲话?请做出判断并阐释理由。
  • 1. (2019九上·瑞安月考)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邹容《革命军》中的“革命”对象主要指(   )
    A . 腐朽的清政府 B . 独裁的国民党 C . 贪婪的外国列强 D . 愚昧的封建文人
  • 1. (2019九上·萧山月考) 孙中山先生一直致力于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与实践。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有关孙中山先生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请回答WEN 题。

    1. (1) 下列选项最有可能反映四幅图片的主题是(     )
    2. (2)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领导五四运动,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②协助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国民革命骨干

      ③推动北伐战争,取得国民革命胜利

      ④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1. 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着历史的发展,重大的历史事件前后相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填表识人】孙中山人物传

    年份

    主要事迹

    1894年

    创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

    A

    1912年

    B

    【读文析史】

    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1) 请你根据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大活动,完成上述传记表。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革命,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什么?
    2. (2) 材料中提到的“这场思想革命”是指什么,为什么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3. (3) 【关联历史】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则材料中提到的“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 1. (2019九上·杭州模拟)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回眸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有着发人深省的独特意义。

    1. (1) 请在D处填上正确的标题。
    2. (2)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公开出版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是怎样的?
    3. (3) 请根据上面材料回答中国共产党自己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4. (4) 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 1. (2019九上·慈溪期中) 【跟随家乡名人,做求知公民】家乡慈溪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荟萃。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1895-1931)就出生于慈溪一个成衣匠家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出生在19世纪末的杨贤江,自幼贫困,饱受屈辱,从小因为见解言论独道被当地衙门地主欺压。他特别景仰那些抗击侵略、反对专制、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的仁人志士,立志向他们学习。

    材料二:1917年毕业后的杨贤江应聘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任职,工作之余,他开始了解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思想。1919年杨贤江参加五四运动,并于192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完成他人生的重大转折。

    材料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许多革命志士惨遭杀害。杨贤江名列蒋介石发布的通缉令中。他愤怒地揭发了蒋介石背叛革命的罪行,并预言这种反动力量是暂时的。

    1. (1)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杨贤江先生立志向仁人志士学习的社会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杨贤江先生分别了解了哪些思想?你觉得哪种思想对他影响最大?请说出理由。
    3. (3) 请用史实证明杨贤江先生的预言,并说说其对当时和今天分别带来什么影响。
  • 1. (2019九上·新昌期中) 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③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后分了田

    ④“民主、科学”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②④③① D . ④②①③
  • 1. (2019九上·宁波月考) 在学习了“辛亥革命”内容后,某校学生开展了“历史伟人——孙中山”的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了以下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孙中山)的到达,彻底改变了局面,原来四分五裂的革命党,一下子就拧成一股绳,大家都同意他的意见。

    ——《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以农为经,经商为纬,本末毕(完备的意思),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凡有利于农田者无不兴,有害于农田者无不除。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中国人民最恶毒、最强大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者本着分而治之的原则,豢养中国军阀,嗾使(教唆、指使别人做坏事)他们互相混战,各系军阀也只有依靠帝国主义才能生存”;“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败帝国主义,就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1. (1) 为将革命党拧成一股绳,孙中山在组织上和思想上做了哪些准备?
    2. (2) 材料二中这场意外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将中国扳到了哪一个轨道上?
    3. (3) 材料三中“以农为经”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它的核心是什么?
    4. (4) 概括材料四中孙中山的主张,并说一说国共两党为实现这一主张做出了哪些努力?
  • 1. (2019九上·萧山月考) 下列这些作品出现的历史意义是(    )

    A . 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B . 起到了救亡启蒙作用 C . 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 . 宣传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
  • 1. (2019九上·萧山月考) 辛亥革命爆发时,孙中山远在海外,事先并未料到起义发生,更不曾参与其事,但我们依然说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先生——因为火种早已被孙中山种下。属于“火种”的是(    )
    A . 提出三民主义 B . 建立中华民国 C . 颁布临时约法 D . 就任临时大总统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