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清政府实行“新政”的实质是(    )
    A . 顺应社会要求,改革政治弊端 B .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 . 戊戌变法的继续 D . 引进西方政治体制,加强封建统治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节选自黄花岗烈士之一林觉民《与妻书》

    1. (1) 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革命思想?
    2. (2)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材料二《与妻书》的时代背景。
    3. (3) 林觉民所做的革命事业与材料一中的革命思想有何关联?
    4. (4) 从材料二人物的身上,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精神?
  • 1. 下面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从漫画中可以得出清政府“新政”和立宪必然失败的原因是(    )

    A . 革命形势风起云涌 B . 未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 C . 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建立 D . “新政”措施不够多
  • 1. 革命家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材料出自(    )

    A . 孙中山 B . 黄兴 C . 严复 D . 康有为
  • 1. (2019九上·兰溪期中) 1903年,写成2万多字的《革命军》,积极宣传革命与共和国思想的知识分子是(    )
    A .  梁启超 B . 康有为 C . 邹容 D . 黄兴
  • 1. 随着民族危机的步步加深,近代中国出现了多种救国思潮。下列人物中,主张“实业救国”的是(    )
    A . 张骞 B . 詹天佑 C . 张謇 D . 孙文
  • 1. (2020九上·椒江期中) 下图这一历史史实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哪一思想的实现?(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主主义
  • 1. (2020九上·浙江月考) 20世纪初,面对列强的进一步侵略,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先进分子所作的努力有(    )

    ①发展民族工业    ②宣传革命思想    ③倡导维新变法    ④实施清末新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 (2019九上·嘉兴期中) 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新闻是(    )

    A . 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B . 袁世凯称帝 C . 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D .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
  • 1. 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材料二:当今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历史分期有两种观点:一种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两者的分界线,另一种主张把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作为两者的分界线。(注:历史分期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其发展特点及规律。)

    ——《换个角度看辛亥革命》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学说的特点是什么?
    2. (2) 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3. (3) 相对于第一种观点,材料二把新中国作为近现代史分期最主要的理由是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