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表反映出我国的资源问题有(    )

    中国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占有量之比

    资源综合利用率

    耕地

    矿产资源

    中国

    世界

    1/3

    1/4

    1/2

    30%

    70~90

    ①自然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

    ②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还比较低

    ③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形势严峻

    ④资源的储量少,是资源小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保护地下水的方法,不可取的是( )
    A . 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做到达标后排放 B . 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 C . 尽快完善地下水超采区的水位检测和通报制度 D . 实行严格用水管理制度,规范地下水取水审批
  • 1. 天台县后岸村村民过去以卖石材为生,村民普遍患上了石肺病。如今,依托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寒明岩景区,以石屋、石桥、石舫的独特魅力吸引四方来客,走上了发展旅游业致富的道路。后岸村的致富路启示我们要( )
    A . 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 B . 扩大资源的开发范围 C . 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 D . 加大获取资源的速度
  • 1. 我国2/3以上的可开发水电资源分布在四川、西藏和云南,而我国电能消费的集中地区在东部。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 开源与节流 B . 加强能源立法 C . 跨区域调配 D . 加大宣传力度
  • 1. 建设海绵城市,共享美好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绵城市建设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是近年来城市建设的一大热点。右图为海绵城市建设示意图。

    材料二:某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新思路

    借鉴经验

    通过专家讲座、媒体等方式加强海绵城市宣传

     

    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企业自主研发透水混凝土材料,助推海绵城市建设

     

    材料三:为积极响应海绵城市的建设,某校组织了以”海绵城市·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创建活动,请联系实际完成下表的个人行动方案。

    1. (1)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针对哪一资源问题?并结合我国的资源国情和示意图分析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2. (2) 请在上表中概括出该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可供其它城市借鉴的经验。

      活动阶段

      我的具体做法

      宣传发动

      (3)(2分)

      行动实施

      (4)(2分)

      献计献策

      建议开展”节水之星”评选等

  • 1.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不仅要守住数量,而且要守护质量。下列选项能反映图文内容的有( )

    ①我国重视保护耕地守护粮食安全

    ②我国完善相关法律保护耕地资源

    ③我国耕地资源正面临严峻的形势

    ④我国耕地数量和质量都占有优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能源使用现状及未来能源需求结构预测图

    材料二 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

    1. (1) 全球变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多造成的,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是。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2. (2) 读材料一,指出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总使用量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3. (3) 作为中学生,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为节能减排做哪些事情?
  • 1. 下列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不断开发利用,不必节约和保护 B . 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 C . 非可再生资源,应加以保护,严禁使用 D . 可再生资源要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永续利用
  • 1. 人类进行粮食生产,要有土地、阳光和水;制造火车和机器,需要开采铁矿、冶炼钢铁;电灯照明,要用煤、石油和水发电;制造家具和纸张需要木材……这说明了(    )

    ①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之命的基本条件
    ②人类与自然资源是休戚与共的关系

    ③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④人们可以无限度地获取自然资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 下列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 . 加快对所有矿产资源开采 B . 砍伐一切能利用的森林资源 C . 以轮牧的方式放牧 D . 不分季节地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