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该适用这些原则。”

    材料二:1972年后,才开始有一些有限的贸易关系。1972年,中美贸易额只有9200万美元,但1978年猛增至11.98亿美元,1981年达到54.78美元,1986年增至80亿美元,1988年135亿美元,接近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深圳40年来的变化

    年份

    深圳GDP(亿元)

    人均GDP(元/人)

    1979

    1.97

    606

    2019

    26927.09

    203489

    1. (1) 材料一的“原则”指什么?写出该原则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1981年中美贸易增长的原因。
    3. (3) 根据图片,说明深圳经济特区设立的目的及取得的成果。
  • 1. 时移世易,大国兴衰,各领风骚数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5年和18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贸易额情况表

    材料二: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针对部分西方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我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均表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为亚洲和世界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

    ——摘编于《新华网》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从19世纪后半期以来,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或方针,说明中国的崛起对世界和平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 1. 百年来中国外交发生了巨变,尤其是建国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发表文告解释不签字之理由,谓和会关于山东问题之解决殊欠公允,中国曾于五月四日向各国首相会议提出抗议……

    ——巴黎二十八日路透社电《中代表不签字之通告》

    材料二: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侠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十八·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材料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法建交55周年……当前国际形势和两国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有几点始终没有改变。一是中国对中法关系的重视始终没有改变。二是中法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共同追求始终没有改变。三是中法合作互利共赢的属性始终没有改变。

    ——摘自2019年3月25日新华社《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提出抗议”。
    2. (2) 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针?列举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两项外交成就。
    3. (3) 中法建交55年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中“几点始终没有改变”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有何启示?
  • 1. (2020·椒江模拟) 2019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续破浪前行,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形成一大批新成果。这一年,中国的建交国总数上升至180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所以能够继续破浪前行是因为我国(    )

    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②与大国结盟,增进国际合作

    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 1955年4月18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了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消息(见下图)。在这次会议上(  )

    A .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中国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 1. 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与会各国兼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该次会议是(   )
    A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 . 亚非会议 C . 开罗会议 D . 波获坦会议
  • 1. (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伊罗生撰写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中,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

    18世纪

    尊敬阶段

    1840-1905年

    轻视阶段

    1905-1937年

    乐善好施阶段

    1937-1944年

    赞赏阶段

    1944-1949年

    清醒阶段

    1949-1972年

    敌对阶段

    材料二: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指令有关部门对中国输美产品采取限制措施,一意孤行采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3月25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约见美国前财长鲍尔森时说:“中美两国经济有很大互补性,贸易战没有赢家,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1. (1) 运用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赞赏阶段”美中两国合作的史实。并谈谈“赞赏”的主要原因。
    2. (2) 结合两国的外交政策,说说第⑥阶段的原因。
    3. (3) 从当今世界基本特征分析“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的理由。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以苏维埃为榜样,不采用资产阶级国家的议会制,以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为出发点,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这种选择并非是盲从,而是经过比较、思考后的慎重选择,当然也有自己的创造。

    ——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中国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晤、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等重要会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l71元增加到2.6万元,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党的十九大以后,又推出一系列顺应百姓呼声的改革新政,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

    1. (1) 联系材料二,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在制度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2.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就?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原因有哪些?
  • 1. 近两年,我国继成功举办2016年二十国领导人杭州峰会.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盟之后,2018年6月上旬,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又在我省青岛市举行。这说明( )

    ①我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②中国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③我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主导作用

    ④我国努力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 (2019九上·普陀期末) 随着国际形势变化,新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但(   )始终贯穿其中。 
    A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 “求同存异”方针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