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A . 中国不支持美国、苏联 B . 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须苏联支持 C . 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 .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借外交之镜看中国之 地位]

    材料一:剪影:20世纪上半期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材料二: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全球性多边金融机构。德、英、法、意等57个国家不顾美国阻挠纷纷加入。

    1. (1) 时任中国政府代表的顾维钧曾说:“以前我们也曾想过最终方案可能不太好,但却不曾料到结果竟是如此之惨。”请运用相关史实加以佐证。
    2. (2) “二战中参战时间最长的中国获得了第一个签字的殊荣”,请结合史实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 (3) 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并综合材料一、二分析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轨迹。

    材料四: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球,在保证本国的基本需求之后,我国几乎把所有口罩都捐贈给世界各国,还向意大利、伊朗等一些国家派出了医疗队,对于一些生活物资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小国,我国向他们捐赠了日常需要的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作为世界第二大国,我国主动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的进展,积极支援各国抗疫工作,还向世界分享了已经被证实对疫情有抑制作用的中药药方,承担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应负的责任。

    1. (1) 1953年、1954年周恩来总理和印、缅等国代表会谈,共同倡导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在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 (3) 请将年代尺上的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说说B事件的意义。
    4. (4) 材料四反映了新世纪中国怎样的外交布局和在外交上对世界怎样的贡献?
  • 1. 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下列邮票反映出我国的外交( )

    A .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 . 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 C . 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 . 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 1.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体表现在( )
    A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B .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C . 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下图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三: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1月26日

    材料四:面对美国贸易战的挑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支持和顺应经济全球化,愿意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对外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捍卫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无论美方做什么,中方都不会偏离公道正义的轨道。中方一再强调,中美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分歧和摩擦,最终需要通过对话和磋商来解决。

    1. (1) 请写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是谁,举一例说明“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
    2. (2) 根据材料二,说说我国最早设置的4个经济特区的特殊的区位优势。从材料二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 (3) 材料三中邓小平同志的题词肯定了“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你用事实证明这一结论。
    4. (4) 材料四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过程中坚持怎样的外交政策?中国对对外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争端和分歧持怎样的态度?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观,点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被西方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他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美国《赫芬顿邮报》子报《世界邮报》创刊号于2021年1月22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发布,创刊号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日木等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反驳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摘自香港《文汇报》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昔底德陷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得到印证的史实。面对“萧条、危机”,为了“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德国和日本是怎样寻求解决的?
    2. (2)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的“两大集团”的对峙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材料三中习近平主席说:“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请运用中国史的有关知识,加以说明。
    4. (4) 结合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崛起的中国应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请你提几点良策。
  • 1. 如何处理好中国的边界问题,一直被中国历届领导人所重视。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提出(    )
    A .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发起不结盟运动 D . 改善中美关系
  • 1. (2021九上·金华期中) 历史小报是我们走进历史、探求新知的一种好方法。认真阅读下面的历史小报,完成相关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历史小报

    [版块一:爷爷说故事]

    新中国成立时爷爷15岁,1952年家里分得了土地,1956年入社,1979年又开始大包干……

    [版块二:改革促发展]

    材料二:我国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1978年

    2001年

    2021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45

    95933

    1015986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87

    4213

    32189

    [版块三:外交展风采]

    1. (1) 结合“爷爷所说的故事”,说说我家的三件大事分别与当时国家的哪些政策或事件有关?这些事件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 (2)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把数据变化的起始时间定位于1978年的原因。
    3. (3) 三幅图中的领导人在活动中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从版块三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 1. (2020九上·新昌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之间的关系。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节录

    材料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节录

    1. (1)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政府与美、日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提出的相同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的提出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
    2. (2) 中国对美国提出的特殊要求是什么?对日本做出过什么承诺?
    3. (3)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