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八上·余杭月考) 如下图所示,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在▲处填入相关事件,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九一八事变  ②平型关大捷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2八上·余杭月考)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世人对武汉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钟南山说:“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从中国近代史角度看,下列历史事件中,见证了武汉是座英雄城市的有(    )

    ①辛亥革命首发地    ② 八七会议     ③ 平型关大捷  ④武汉会战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④ D . ③④
  • 1. (2022八上·新昌期中) 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2月13日,《西安文化日报》刊载了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力作用,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它的解决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材料二:全国和第五战区轰轰烈烈的团结抗战局面,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不会有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就连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在台儿庄战役捷后的电报中说“此役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

    -董助才《中共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东北民众及未走之东北军组建抗日义勇军,仅1932年1月就袭击日占城市30多次。各地学生开展集会游行,宣传抗日。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战的分水岭,它发生后,各界人民纷纷募捐大批物品,慰劳抗战将士;800多万华侨平均每月捐款2000多万元。

    -摘编自李宏生主编《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台儿庄战役对民族觉醒和民族抗争的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民众抗击日本侵略的方式。材料中说“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战的分水岭”,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1. (2022八上·新昌期中)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鲁迅《狂人日记》 B .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C . 茅盾《愚公移山》 D .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 1. (2022八上·新昌期中) 下面为敌后战场抗击日军所占比例简表。由此可以看出1938年后( )
    时间 抗击侵华日军所占比例
    1938年 58.8%
    1939年 63%
    1941年 75%
    A . 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B .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正面战场 C . 国民党已放弃了正面战场抗战 D . 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
  • 1. (2022八上·新昌期中) “1937年9月这时红军刚改编为第八路军,也在向山西前线开进,八路军主要在敌军侧后进行游击战…八路军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中的“首战”是指(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万家岭战役 D . 豫湘桂战役
  • 1.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某校九年级同学编制的“中华英雄谱”

    时代

    英雄人物

    英雄事迹

    古代

    李冰

    主持修筑都江堰

    A

    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郑成功

    驱逐荷虏收复台湾

    近代

    林则徐

    B

    左宗棠

    收复新疆

    谭嗣同

    参与戊戌变法,为变法流血牺牲

    邓中夏

    领导早期工人运动

    现代

    C

    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

    雷锋

    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

    邓稼先

    潜心研究原子弹

    材料二:邓华,湖南郴县永宁乡(今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人。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华参加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等。解放战争期间,率部参加辽沈、平津等战役,组织指挥了海南岛战役。1950年,邓华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后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3年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4年回国后,邓华历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摘编自共产党员网

    1. (1) 请你完善材料一表中空格处的内容。
    2. (2) 从材料二邓华将军的征战经历中,选取一个事件并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
    3. (3) 郴州这块红色热土,英雄辈出。你还敬佩郴州的哪一位革命英雄?请简要说明理由。
  •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秦汉王朝建立后,"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从思想观念转变为现实。西汉思想家董仲舒适应时代需要。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将大一统上升到天地常理、历史规律的高度。

    ——据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地区

    时期

    措施

    西北

    康熙时期

    平定噶尔丹叛乱,稳定西北边疆

    乾隆时期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东北

    康熙时期

    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签订《尼布楚条约》

    西南

    顺治时期

    册封五世达赖喇嘛

    康熙时期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时期

    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时期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幸程》,实行全瓶掣签制度

    东南

    康熙时期

    设置台湾府,东属福建省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满族、朝鲜族等积极投身各种抗日团体和抗日义勇军。东北、华北等地的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先后成立了蒙边骑兵、蒙汉同盟军、蒙汉抗日游击队等,对日开展武装斗争。西藏宗教领袖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和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通电全国,声讨日本侵略罪行。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各族人民掀起了大规模募捐活动,支援抗日前线。壮族、苗族、瑶族、仫佬族、京族、黎族、布依族、水族、高山族、畲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也都通过各种方式参加了抗日斗争。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推行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安定边疆的方式。(两种方式即可)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材料三体现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什么特点?
    4. (4) 材料四地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

      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两点认识即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 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 (1) 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之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这一主张是通过什么事件实现的?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4. (4)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谈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部编人救版历史八上

    材料二:

    材料三: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 (1) 根据材料一,谁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为哪一政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2. (2) 材料二的"读书摘要"整理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给中国抗日带来了什么新变化?
    3. (3)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