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图为《申报》第5版的时评。该时评评论的是( )

    A . 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 B . 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到来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 . 抗日战争以来中国的首次大捷
  • 1. “三三制”是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原则,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中,当选共产党员超过三分之一。为落实“三三制”,一名党员主动退出,递补了一位党外人士。这一原则(    )
    A . 团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力量 B . 降低了中国共产党崇高声望 C . 激化了根据地政府的内部矛盾 D . 壮大了土地革命的群众基础
  • 1.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再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下列浮雕描述的历史事件,按其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①②③
  • 1. 近现代史上,下列中国军队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国民革命军 ③中国人民解放军 ④八路军 ⑤中国工农红军

    A . ④②①③⑤ B . ①⑤③②④ C . ③①④②⑤ D . ②⑤④③①
  • 1. (2022八上·临海期末) 下表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时期

    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全民族抗战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①能根据国情适时调整政策

    ②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③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④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 (2022八上·宁波期末) 光辉的历程,伟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复兴的奋斗凯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选择,探索新路】

    材料一:严重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苏俄式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毛泽东等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思想领航,凝聚力量】

    材料二:下列图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统一了党的思想,凝聚了力量,引领了中国人民前行的正确方向。

    【秉持大义,担负重任】

    材料三: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摘自《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材料四: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它的提出直接跟哪次起义的受挫有关?
    2. (2) 材料二中图1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什么?图2遵义会议为什么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图3中共七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列举一个中共抗战的例子。
    4. (4)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战役分别是哪些?
  • 1. (2022八上·宁波期末) 刘雯要做一期历史综合实践的小报,她选取了以下内容∶晋察冀根据地、地道战、麻雀战等。据此判断,小报的主题应该是(    )
    A . 正面战场的抗战 B . 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 C . 敌后战场的抗战 D . 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
  • 1. (2022八上·宁波期末)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进入山西后,依据险要地形隐蔽设伏,主动出击,全线开火,取得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
    A . 武汉会战 B . 台儿庄战役 C . 平型关大捷 D . 百团大战
  • 1. (2022八上·宁波期末) 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
    A . 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 . 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 .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 . 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仗
  • 1. (2022八上·宁波期末) 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如图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B .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C . 日本侵略者从未侵入过中国内地 D . 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