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武穴月考) 沙棘以其耐寒、耐旱、耐高温的优势,成为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中治理水土流失的“先锋树种”。为解决盐碱地区沙棘的种植问题,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盐溶液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1. (1) 实验时每组选取50粒沙棘种子,而非1粒种子,其目的是
    2. (2) 图中设计盐浓度为0的一组,其目的是,该实验的变量为
    3. (3) 上述实验数据表明,当用浓度为盐溶液处理时,沙棘种子萌发率最高。
    4. (4) 某地区的盐浓度为56mmol/L,研究员不建议种植沙棘,请说明理由:
    5. (5) 实验中将每组种子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浸种,除了水分,沙棘种子萌发还需要满足的外界条件有
  • 1. (2023七上·龙马潭月考) 在潮湿而又温暖的季节,如果食品保存不当,表面很快会生长出白色的霉菌。在“探究X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适合设置对照实验的组合是(     )
    A . 有氧和无光 B . 室温和低温 C . 低温和潮湿 D . 强光和无氧
  • 1. (2023七上·龙马潭月考)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用要途径,也是生物学习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探究温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B . 该实验运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 C . 该实验应以呼吸次数作为变量进行探究 D . 若你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不同,应审视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后,再次实验
  • 1. (2023七上·巴州期中) 探究实验题:食品保存不当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因素影响呢?小伟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分析回答:

    组别

    A

    B

    C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握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握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

    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1. (1) A与B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分析实验结果,小伟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2. (2) 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伟设计的C组实验与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条件①、②分别是
  • 1. (2023八上·富顺月考) 锦鲤是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锦鲤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  ,所以属于  动物。 
    2. (2) 锦鲤与鲫鱼相同,其身体分为头部、  和尾部。体表有  覆盖,起保护身体的作用。锦鲤在水中通过尾部和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3. (3) 锦鲤用鳃呼吸,鳃的主要部分是  ,其中密布大量的  ,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若将BTB指示剂滴在鱼口前,则由鳃盖后缘流出的水的颜色为  色,其原因是水中  含量增加。(提示: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会由蓝变黄)。 
    4. (4) 体色对锦鲤的观赏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和辣椒红素是否有助于改善锦鲤体色,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A组

      B组

      C组

      处理

      等量普通饲料+虾青素

      等量普通饲料+辣椒红素

      体表色泽相对值

      红度

      41.67

      49.95

      55.01

      黄度

      31.49

      36.29

      35.28

      肌肉颜色相对值

      红度

      11.27

      16.41

      15.67

      黄度

      3.26

      4.82

      6.87

      ①实验应选取体质健壮,体色、大小  的锦鲤若干尾,将其平均分配到9个网箱中,分A、B、C三组处理,每组3个网箱。 
      ②表中A组的处理应为  。 
      ③综合分析表中实验结果可得出实验结论:  。

  • 1. (2023七上·扶绥月考) 当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我们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花盆的下面。“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有些同学提出了上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完成探究。

    1. (1) 根据所探究的问题,该实验的变量是
    2. (2) 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和经验,你作出的假设是:
    3. (3) 制定计划:将一个硬纸盒一分为二,硬纸盒两侧内的条件应如所示,其他条件都相同。
    4. (4) 实施计划:然后在纸盒中央放入10只鼠妇,10分钟内,每隔2分钟统计硬纸盒两侧鼠妇的数量按上述实验计划进行多次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计算出硬纸盒两侧鼠妇的平均数。实验时为什么要选择10只鼠妇?
    5. (5) 实验现象:硬纸盒潮湿一侧鼠妇的数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干燥一侧鼠妇的数量。
    6. (6)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 1. (2023七上·浦城期中)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同学在探究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后继续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①提出问题:水分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两种环境,以便对照。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两种环境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值。发现,潮湿土壤中比干燥土壤中的鼠妇数目多。实验中使用多只鼠妇、多次试验的目的是

    ⑤得出结论:

    ⑥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所进行的除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作

  • 1. (2023八上·港南期中) 菜青虫(菜粉蝶的幼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萝卜等)的叶子,对于蔬菜的危害很大,严重影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甚至有些会导致小面积绝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某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作出假设: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②制定并实施实验计划

    a.到十字花科植物中去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可以到未施过农药的菜地,也可以在菜市场寻找。找到后将菜青虫卵隔离饲养,直到卵孵出幼虫(菜青虫)。

    b.准备一些新鲜白菜叶片作为甲组,一些新鲜波菜(非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作为乙组。两组叶片的质量、大小、形状等尽可能处理成相同。

    c.将一条菜青虫先饿一段时间,将甲、乙两组片叶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使菜青虫离两组叶片距离相同。放开菜青虫,观察它的取食情况。

    d.____,其中步骤b中乙组的叶片每次用不同的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

    e.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为菜青虫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生存环境的饲养条件,如适当的光照、温度、湿度,充分而新鲜的食物等。

    ③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

    ④得出实验结论

    1. (1) 菜粉蝶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叫做
    2. (2) 步骤a中,乙组的作用是形成。步骤d的目的是,以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
    3. (3) 请补充完整步骤d的实验操作:
    4. (4) 如果得出的实验结论,证明开始的假设是成立的,则实验中观察的现象应该是:
  • 1. (2023七上·港南期中)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进行了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控制的单一变量是,它和光、空气等一样,都属于影响鼠妇分布的;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该变量引起的,实验方案中应该设置
    2. (2) 实验获得的鼠妇分布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条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干燥

      2

      4

      3

      3

      3

      2

      3

      2

      3

      2

      2.7

      湿润

      8

      6

      7

      7

      7

      8

      7

      8

      7

      8

      7.3

      从表中数据可知,用于实验的鼠妇数量不能过少,应该在只左右,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准确性。

      如果该数据不支持实验开始时作出的假设(即实验结果证明假设不成立),而且实验过程正确无误,这说明实验开始作出的假设是:湿度对鼠妇的分布(填“有”或“没有”)影响。

    3. (3) 实验结束后,对鼠妇最合适的处置方法是
  • 1. (2023·) 有一次小华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华觉得很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 (1) 你的问题是: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 (2) 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对叶绿素产生了影响。
    3. (3) 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

      B.甲放在地方培养,把乙放在地方培养。

    4. (4) 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变绿,乙中的黄豆芽绿。(填“变“或”不变“)
    5. (5) 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