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巴南期中) 小明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培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下列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组别

    培养液的种类

    培养液数量

    培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黄豆研磨液

    500毫升

    25℃

    2只

    牛奶营养液

    500毫升

    10℃

    2只

    A . 统一用牛奶营养液 B . 培养液温度都为25℃ C . 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D . 增加用正常培养液培养的丙组
  • 1. (2023七上·大冶期中) 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影响,开展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步骤实验装置如下图,在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回答问题:

    1. (1) 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2. (2) 该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3. (3) 实验步骤2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5次实验平均值的原因是
    4. (4) 实验装置中阴暗处和明亮处形成实验;
    5. (5) 光照强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光照强度属于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
    6. (6) 鼠妇喜欢呆在阴暗处,这是鼠妇长期环境的结果。
  • 1. (2023七上·广水期中)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 (1) 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作出假设:
    2. (2) 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
    3. (3) 为什么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5只鼠妇而不是1只?
    4. (4)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如果将鼠妇的数量用m表示,试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 1. (2023七上·广水期中)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如果某生物小组想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应选择下列哪组条件作为对照(  )
    A . 干燥与阴暗 B . 低温与潮湿 C . 干燥与潮湿 D . 明亮与阴暗
  • 1. (2023七上·吉林月考)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其实验设计不妥之处是( )
    A . 用10只鼠妇做实验,多次重复,避免偶然性 B . 纸盒两侧的温度相同 C . 纸盒一侧铺湿土,另一侧铺干土 D . 纸盒一侧盖玻璃板,另一侧盖不透光纸板
  • 1. (2023七上·广平月考) 在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金鱼的呼吸频率”实验中,设置的变量符合要求的是( )
    A . 光照和黑暗 B . 常温和黑暗 C . 常温与高温 D . 池塘水和清水
  • 1. (2023七上·遵义月考) 有同学在教室墙角处潮湿的拖布和扫帚下面发现了鼠妇,当他拿起拖布和扫帚时,鼠妇迅速爬走。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某生物研究小组进行了探究实验:将长方形纸盒底部分成两半,各铺上干燥和潮湿的厚度相同的土;在两种土的中央各放10只鼠妇,盖上不透光的纸板;一段时间后统计纸盒两端的鼠妇数量。回答问题。
    1. (1) 该实验是在探究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 (2) 该实验运用了(填“对照”或“验证”)的方法;两侧各放10只鼠妇而不是1只鼠妇,目的是避免
    3. (3) 据题干信息分析,除本实验探究的非生物因素外,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列举两项)
    4. (4) 除实验法外,进行生物学研究的方法还有。(列举两项)
  • 1. (2023七上·丰泽月考)  某研究小组就“不同温度对鸡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怎样调整才合理( )

    项目组别

    鸡卵数量

    温度

    湿度

    孵化的鸡卵数

    A孵化器

    6颗

    37.8℃

    65%

    5只

    B孵化器

    6颗

    27.8℃

    55%

    2只

    A . 受精鸡卵只需1颗 B . 温度应均为37. 8℃ C . 湿度应均为65% D . 孵化的鸡卵数应均为5只
  • 1. (2023七上·赵县期中) 黄粉虫也叫面包虫,是一种人工饲养的幼虫,由于其营养物质丰富被称为“活体饲料之王”。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并根据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 (1) 本次实验的探究步骤如下

      ①提出问题:湿度对黄粉虫的分布有影响吗?

      ②作出假设:

      ③设计并实施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

      塑料盒左半侧

      20只

      阴暗

      适宜

                      

      塑料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适宜

      潮湿(地面洒水)

      ④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湿度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10分钟

      潮湿

      12

      10

      12

      6

      8

      4

      4

      0

      0

      干燥

      28

      30

      28

      34

      32

      36

      36

      40

      40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

    2. (2) 该实验的变量是 
    3. (3) 实验中选择多只黄粉虫进行实验的原因是 
    4. (4) 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1. (2023七上·红塔月考) 孑孓是蚊的幼虫,生活在水中。几位同学正对孑孓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的问题争论不休:有的认为需要空气,有的认为不需要空气。为此,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问题。

    ⑴他们作出的假设是 

    ⑵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相同的河水;

    ②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细密铁丝网罩住,另取20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⑶如果几位同学得出的结论是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那么他们看到的现象 

    ⑷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乙组在实验中起 作用。实验中,每个烧杯里放20只孑孓而不是1只的目的是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