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张家界模拟) “常洗手有助预防疾病”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但原理是什么呢?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培养皿编号

    A

    B

    C

    实验步骤

    1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冷却待用。

    2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①____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3

    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

    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无菌落

    1. (1) 步骤1中,将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排除对实验的干扰。步骤3中,恒温培养箱设为35℃,目的是为生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
    2. (2) 步骤2中,表格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要求A、B两组取样部位面积相同,其目的是
    3. (3)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病菌。病菌从传染病学角度分析,属于,个人卫生习惯“常洗手”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 1. (2023七上·惠城期末) 塑料在自然界中降解需要500年以上,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我国科学家在不断探索降解塑料的新途径和方法。科学家在对黄粉虫的研究中发现,饲养黄粉虫的泡沫塑料养殖箱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洞,这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
    1. (1) 根据上述材料中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2. (2) 根据假设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分组

      黄粉虫数量

      喂食材料(等量)

      喂食天数

      实验结果

      甲组

      500条

      麦麸

      30

      两组无明显差异

      乙组

      500条

      泡沫塑料

      30

      把黄粉虫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00条黄粉虫幼虫,进行 实验。甲组饲喂它们最喜欢的麦麸,同时乙组饲喂等量泡沫塑料,培养30天。为了确保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两组的其它培养条件要保持 

    3. (3) 本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结果:两组的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差异,黄粉虫幼虫在30天之内吃泡沫塑料一样长得很好。

    4. (4)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 (2023七上·柴桑期中)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铁盒内放置的鼠妇数量应足够多,以避免 ,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2) 丙同学的实验 (填“遵循”或“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 (3) 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则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鼠妇大多集中在 土一侧。
    4. (4) 丁同学实验中的变量是 
    5. (5) 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湿土
    6. (6) 做完这个实验后,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鼠妇。 
  • 1. (2023七上·西安期中) 探究香烟烟雾对生物的危害

    为探究香烟对生物的危害,某研究小组进行了“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是否有影响”的探究活动。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三个长、宽、高均为60cm的透明玻璃缸作为实验舱,分别标记为A、B、C。玻璃缸的上方有玻璃盖,一侧开有圆孔

    ②每个实验舱内放入一盆同品种且 ____基本一致的绿萝,盖上玻璃盖并密封。

    ③将三个实验舱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④向A、B两个实验舱内通入香烟烟雾(烟雾量均为2支同型号香烟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向C实验舱内通入等量某气体。用宽胶带密封圆孔。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及72小时后绿萝呈现的状态如下表:

    组别

    通入气体

    密闭情况

    72小时后绿萝呈现的状态

    A组

    香烟烟雾

    保持密闭

    多数叶片发黄,叶面多见水渍状斑点

    B组

    香烟烟雾

    定时开盖通风

    少数叶尖发黄,叶面偶见水渍状斑点

    C组

    某气体

    保持密闭

    个别叶尖微黄,叶面未见水渍状斑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于实验的三盆绿萝为什么需要基本一致?
    2. (2) C组通入的气体应是 
    3. (3) A组与C组对照,探究的变量是 。实验的初步结论是
    4. (4) A组与B组对照,所得实验结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5. (5)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你对该研究小组的建议是
    6. (6) 若研究小组想同时探究“绿萝是否可以吸收香烟烟雾中的PM2.5”,需要增加D组与A组形成对照,并定时测定两个实验舱中PM2.5的浓度。D组玻璃缸中除 外,其他实验条件均应与A组相同。
  • 1. (2023七上·临潼期中) 如图为草履虫的存活数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活草履虫的数量 B . 该实验结果说明营养物质对草履虫的生存没有影响 C . 温度高于T6时,草履虫会立即全部死亡 D . 在0~T5温度范围内,活草履虫的数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 1. (2023七上·临潼期中) 某小组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如下表,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

    组别

    黄粉虫幼虫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甲

    20只

    阴暗

    15℃

    70%

    纸盒乙

    20只

    阴暗

    28℃

    70%

    A . 光照是否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 B . 环境湿度是否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 C . 温度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吗 D . 黄粉虫幼虫的生活会受到空气的影响吗
  • 1. (2023七上·临潼期中) 在“探究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某小组发现施加含氮无机盐的番茄幼苗长得粗壮高大,颜色鲜绿;而另一只浇自来水的番茄幼苗长得细弱矮小,颜色发黄。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  )
    A . 制订计划 B . 提出问题 C . 实施计划 D . 得出结论
  • 1. (2023八上·芦溪期中) 某学校兴趣小组用泡沫塑料板做成盒子饲养黄粉虫,一段时间发现泡沫塑料板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这是黄粉虫在吃泡沫塑料吗?该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探究实验进行研究。

    步骤1:把多只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黄粉虫平均分为A、B两组,称重并记录数据。

    步骤2:A组喂麦麸和菜叶,B组喂,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泡沫塑料片噬咬情况。

    步骤3:称量A、B两组黄粉虫的体重,并记录相关的数据。

    多次重复该实验,发现A、B两组黄粉虫体重都有所增加,B组泡沫塑料片噬咬痕迹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

    1. (1) 黄粉虫属于节肢动物,该类群的主要特征身体和附肢都;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其作用是(写一点即可) 。
    2. (2) 步骤 2的空白处应填写
    3. (3) 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4. (4) 该实验结论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提供启示?(答出一条,合理即可)。
  • 1. (2023八上·芦溪期中)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蚯蚓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土壤

    30只

    明亮

    适宜

    一层湿土

    30只

    阴暗

    适宜

    一层干土

    A . 蚯蚓数量 B . 光照条件 C . 温度 D . 土壤
  • 1. (2023八上·吉安期中) 小王同学非常爱喝碳酸饮料,如:可口可乐、雪碧等,觉得这样的饮料口感美妙,可以带来美的享受,但妈妈却经常限制小王喝碳酸饮料,认为经常喝碳酸饮料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健康的影响。小王也想知道碳酸饮料对身体到底有没有影响,因此利用植物种子代替人体,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饮料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下为相关的实验设计,请你帮他一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1. (1) 实验步骤:

      ①将2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每组10粒。

      ②将甲、乙两组均放置在23℃的环境中,甲组每天喷洒适量的清水,乙组每天喷洒等量的

      ③观察记录种子萌发情况。

    2. (2) 实验分析:①在甲、乙两组实验中,对照组是组。

      ②每组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是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

      ③若实验最后观察到甲组有9粒种子萌发,乙组种子未萌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该碳酸饮料(可口可乐)会(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绿豆种子的萌发。

    3. (3) 实验探讨:小王同学可不可以只根据碳酸饮料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论就推导得出碳酸饮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呢?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