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沅江模拟) 下图是某科研团队探究“温度对草履虫生长繁殖的影响”的实验结果,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温度是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 B . 该实验的变量是培养时间 C . 在高温条件下,草履虫存活的时间最长 D . 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草履虫的生长繁殖速度越快
  • 1. (2024·吉林二模)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外界因素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百分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由实验一可知,海带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在℃之间:长期在25℃环境条件下培养海带,会导致海带
    2. (2) 由实验一和实验二可知,除温度外,对海带生长率也有影响。
    3. (3) 每组实验都选用多株海带而不是一株海带的目的是
    4. (4) 能否根据实验二中的数据得出促进海带生长的最适二氧化碳浓度为500ppm?
  • 1. (2024七下·湘潭月考) 春天,李冬同学在校园里发现了一只蜗牛,他和同学对蜗牛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在校园里展开调查,并如实记录不同环境中发现蜗牛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他们的调查记录情况,可推断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蜗牛数量

    水泥路上

    0只

    水槽边的石头下

    21只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1只

    干草地中

    2只

    A . 阴凉潮湿 B . 干燥阴凉 C . 低温干燥 D . 高温干燥
  • 1. (2024九下·广西模拟)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中学”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发现蚯蚓生活在池塘边或者庭园、菜园、耕地等阴暗潮湿的土壤中,为探究“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 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蚯蚓,该装置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然后分别统计两种环境中的蚯蚓的数量,并记录。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 (2) 实验中设置“木板”和“玻璃板”的目的是设置
    3. (3) 重复此实验5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
    4. (4) 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 (5) 如果要探究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应该把实验装置进行两处改动:①将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干燥土壤;②
    6. (6) 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蚯蚓?
  • 1. (2024七上·盘龙期末)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分别统计黑纸板下和玻璃板下的鼠妇数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 . 该实验用10只鼠妇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C . 实验结论是黑纸板下鼠妇的数量多于玻璃板下的 D . 实验结束应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 1. (2024·广西模拟)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中学”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某兴趣小组发现蚯蚓生活在池塘边或者庭园、菜园、耕地等阴暗潮湿的土壤中,为探究“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蚯蚓,该装置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然后分别统计两种环境中的蚯蚓的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吗?
    2. (2) 实验中设置“木板”和“玻璃板”的目的是设置 
    3. (3) 重复此实验5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 
    4. (4) 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 (5) 如果要探究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应该把实验装置进行两处改动:①将透明玻璃板一侧的湿土换成干燥土壤,②
    6. (6) 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蚯蚓?
  • 1. (2024七上·昭通期末) 下表为小敏同学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设计,她探究的是( )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边

    30只

    阴暗

    25℃

    潮湿

    纸盒右半边

    30只

    阴暗

    10℃

    潮湿

    A . 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B . 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C . 空气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D . 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1. (2024七上·环江期末)  马铃薯是由地下匍匐茎膨大形成的。马铃薯芽眼萌发会产生毒素,致使马铃薯不宜食用。为了更好地储藏马铃薯,减少浪费,某中学研究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某种食用马铃薯储藏期的影响,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马铃薯数量(个)

    实验处理

    芽眼开始萌发所需时间(天)

    A

    20

    25℃(常温)

    12

    B

    20

    4℃(低温)

    22

    【提出问题】温度对马铃薯储藏期有影响吗?
    1. (1) 【作出假设】

    2. (2) 【制定并实施计划】本实验变量是。选取马铃薯时, A、B两组数量、大小、品质、芽眼数相同;其它环境条件要适宜且(填(“相同”或“不同”)。观察记录每个马铃薯上的第一个芽眼开始萌发所需时间,统计并计算各组的,得出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
    3. (3)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条件下马铃薯的储藏期更长。
    4. (4)  【进一步探究】除温度外,影响马铃薯储藏期的因素可能还有(答一点即可)。
  • 1. (2024七上·衡阳期末)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探报告。鼠妇常生活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下,那里的土壤是潮湿的,因此我们可以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1. (1) 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 
    2. (2)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十只鼠妇,干土,湿土,纸板。

      实验设计:在铁盒内一边放上干土,以横轴中线为界,另一侧放上湿土。这样在铁盒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

      实验材料选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8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干燥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4只

      3只

      2只

      潮湿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6只

      7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4. (4) 根据表格中湿土一侧的鼠妇数量可知,鼠妇喜欢的环境是 。(填“干燥或“潮湿”)
    5. (5) 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鼠妇?
  • 1. (2024七上·永川期末) 某生物兴趣小组计划用对照实验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运动的影响,具体方案如下表。那么,a和b处应该填( )

    组别

    土壤湿度

    温度

    土壤性质

    光照

    1

    潮湿

    25℃

    黏土

    阴暗处

    2

    a

    25℃

    黏土

    b

    A . 潮湿,阴暗处 B . 干燥,阴暗处 C . 干燥,向阳处 D . 喷水,向阳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