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上·东城期末) 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 . 蜜蜂的舞蹈行为 B . 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 . 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 . 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 1. (2024八上·龙岗期末) 生物技术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用来生产胰岛素 B . 将苏云金杆菌制成粉剂喷洒到农作物上杀灭害虫 C . 人工合成蝶蛾类性外激素吸引幼虫来交配 D . 仿照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研制出雷达
  • 1. (2024八上·江海期末)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利用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达到控制蝶蛾类害虫数量的目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的雌雄个体之间的(  )
    A . 运动 B . 通讯 C . 摄食 D . 产卵
  • 1. (2024八上·瑶族期末) 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

    资料二:下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

    资料三:在非洲,雌狮常分布成一定的方阵埋伏在草丛中,领头的雄狮会将猎物驱赶到雌狮的埋伏处。待到猎物进入埋伏处,雌狮们便同时跃出,集体捕食。

    资料四:有实验证明,某种有害的雌虫分泌1×10-9g的性外激素就可以吸引4公里以外的雄虫前来交尾。专家通过人工合成了这种激素,喷洒在田间。

    1. (1) 资料一中小鸟的行为是由决定的,属于行为。
    2. (2) 分析资料二的曲线图,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越,学习能力就越强。
    3. (3) 资料三中狮子的集体捕食说明其群体内部有明确的分工,属于行为。
    4. (4) 资料四中人工合成的激素所起的作用是____。
  • 1. (2024八上·瑶族期末) 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来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捕获的蚂蚁必需来自同一蚁穴 B . 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C . 连接B、C岛间的“桥”和A、B岛间的“桥”的粗细和长短应一致 D . 做实验只要两只蚂蚁就可以了
  • 1. (2024八上·龙马潭期末) 以下不属于动物通讯现象的是( )
    A . 警犬通过气味找到罪犯携带的违禁物品 B . 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叫声,其他猴直立后腿审视地面 C . 蚂蚁通过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D . 蜜蜂通过“8”字舞向同伴发出蜜源方向的信息
  • 1. (2024八上·潮安期末)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通讯作用的是(  )
    A . 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 B . 担任警戒任务的鹿看见狼竖起白色的尾巴 C . 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 D . 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
  • 1. (2024八上·雷州期末) 关于动物的“语言”方式,你认为最正确的表述应是(    )

    A . 动物的各种行为 B . 动物之间交流的信息 C . 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 D . 动物之间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
  • 1. (2024八上·南昌期末)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
    A . 鸟类的鸣叫 B . 蜜蜂跳“8”字舞 C . 蚊子飞动时发生“嗡嗡”声 D . 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 1. (2024八上·南昌期末) 观察动物的行为非常有趣,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动物“语言”的是( )
    A . 乌贼用腕足捕捉食物 B . 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进行交配 C .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叫声 D . 萤火虫发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