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宿迁模拟) 下图为蚕豆植株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某种生理活动简图,其中,A、B、C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据图回答问题:

    1. (1) 若A、B、C分别表示二氧化碳、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       )
    2. (2) 若A、C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       )
    3. (3) 若C只表示水蒸气,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植株的(       )
    4. (4) 蚕豆植株所需的水,主要是由根尖的哪个部分吸收而来?(       )
  • 1. (2024九下·天桥模拟)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图一~图三装置进行探究活动,图四为测定大棚植物在自然环境下两昼夜吸收和释放氧气量所得曲线图,其中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请据图回答:

    1. (1) 若图一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部分实验步骤图,则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写相应的序号),步骤②小烧杯中的液体是。实验后,如果将变蓝的叶片制成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叶肉细胞中变蓝色的结构应该是
    2. (2) 图二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乙,其实验变量是。装置甲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3. (3) 图三是要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将装置放在的环境中。
    4. (4) 图四中第二天的(填字母)点时,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若S1+S3+S5≥S2+S4时,则植物在这两昼夜内(填“能”或“不能”)生长。
  • 1. (2024八下·东平模拟) 图一为黄瓜叶肉细胞内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二为密闭装置(内置黄瓜植株)中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①代表的能量转换器是,该处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2. (2) 图二中,B点和E点时,氧气浓度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用“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填空)
    3. (3) 图二中,CD段氧气浓度增加缓慢,原因是部分气孔关闭,影响了的吸收。黄瓜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点(填时间)。
    4. (4) 为继续探究黄瓜的某种生理活动,设计了如图三所示的实验。光照6小时后,发现其重量明显减轻,主要原因是
    5. (5) 黄瓜的花大而亮黄,属虫媒花。为提高大棚黄瓜的结果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 1. (2024八下·沂水模拟) 蔬菜大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正是它的出现才能让人们能够与天地自然斗争,能够感受到反季节蔬菜的滋味,也为从业者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来源。但是蔬菜大棚的管理也需要很多的技术。下面是大棚种植马铃薯的相关资料。图甲表示马铃薯体内发生的①~③项生理活动,图乙表示密闭大棚中,24小时内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丙表示密闭的大棚中,测得某气体24小时内含量的变化,图丁表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图甲所示,马铃薯的叶片通过(填①或②或③)项生理活动能够制造有机物,并通过运输到块茎中进行储存。
    2. (2) 马铃薯的块茎在被销往各地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有机物的消耗,应该抑制图乙中的(填“Ⅰ”或“Ⅱ”)活动的强度,该生理活动发生在马铃薯细胞的内(填细胞内的一种结构名称)。
    3. (3) 图丙表示密闭的大棚中,测得的某气体24小时内浓度的变化情况,该气体是。马铃薯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是点。
    4. (4) 图丁中,套上透明塑料袋,分别验证植物产生氧气和二氧化碳,但图中的装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可能原因是
  • 1. (2024八下·沅江模拟) 某生物探究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当地现代智能温室(内设置有温室遥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内通过实验尝试对“草莓的含糖量与二氧化碳和温度有关”进行推理。下图中,甲示温室草莓生理过程示意图,乙示测定的温室内一天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变化,丙示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夜间温度分别控制在20℃和30℃时,测得的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推理过程:

    1. (1) 草莓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增加了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
    2. (2) 草莓的糖分主要是通过图甲中的(填字母)过程获得的。
    3. (3) 图乙中BC段草莓体内的含糖量会(填“增加”或“减少”)。
    4. (4) 对比图丙中的两条曲线,夜晚温度在℃时,草莓的含糖量会高一点。为延长采摘后草莓的保存时间,请据此实验提出合理的建议:(写出一条即可)。
  • 1. (2024八下·沅江模拟)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一个探究实验,在针筒内装入适量清水,针孔处插入枝条,在U形管中加入100毫升蓝墨水;连接针筒和U形管,将针孔及连接处密封后放在适宜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证明了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B . U形管中的液面发生了变化是因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所致 C . 该实验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 D . U形管中的液面发生了变化是因右侧管内水分蒸发导致的
  • 1. (2024九下·安徽模拟) 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稻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其各项生命活动 B . 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 . 水稻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间进行 D . 及时晾晒收获的稻谷可促进其呼吸作用
  • 1. (2024八下·惠安模拟) 生态农场的技术人员测量了草莓大棚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成图2。图1表示叶片结构。回答问题:

    1. (1) 图1中,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主要是[②]处的细胞,它们属于组织;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窗口是[④];叶片积累的有机物可以通过[]中的输导组织运输到其它部位。
    2. (2) 图2中,从6时到12时,大棚中的氧气浓度升高,这时影响草莓释放氧气速度的因素主要是
    3. (3) 一天中,草莓体内有机物含量最高的是[]时。
  • 1. (2024八下·黑龙江模拟)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如何提高温室大棚草莓的产量,他们分别在三个温室中栽种了品种、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草莓幼苗,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室大棚

    A

    B

    C

    温度

    20℃

    20℃

    30℃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1. (1) 若选择BC两组进行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对温室大棚草莓的产量有影响吗?
    2. (2) B组在实验中起作用。
    3. (3) 经过探究,同学们认为白天适当(选填“提高”或“降低”)温室大棚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可提高温室大棚草莓的产量。
  • 1. (2024八下·黑龙江模拟)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光合作用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和能量 B . 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C . 光合作用在植物所有的细胞中都能进行 D .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5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