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邯郸月考)  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下列述正确的是(  )
    A . 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 B . 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 C . 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D . 多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
  • 1. (2024八上·苍梧期末)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担当,我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下列举措不利于达成目标的是(  )
    A . 大力植树造林 B . 进行垃圾分类 C . 倡导节约资源 D . 将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 1. (2024七上·扶绥期末)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像爱护眼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以下与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不符合的是( )
    A . 为维持好碳一氧平衡,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B .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 . 为了减轻“温室效应”,多开空调 D . 为保护赖以生存的水环境,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要处理后排放
  • 1. (2024八上·青县期末) 某地区鼠害严重,人们可以采取的最佳防治鼠害措施是( )
    A . 大量投放鼠药,把老鼠全部毒死 B . 经常发动群众四处围捕老鼠 C . 保护好粮仓,使老鼠断粮 D . 禁止捕杀蛇、猫头鹰等鼠类天敌
  • 1. (2024七上·乐亭期末) 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①提倡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

    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

    ④电脑始终处于待机状态

    ⑤少看电视,多做户外运动

    ⑥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A . ①③⑤⑥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③⑥ D . ②④⑤
  • 1. (2024七上·清远期末) 温室效应导致海冰面积减少,帝企鹅的正常繁殖受到影响。以下措施不能减缓温室效应的是(    )
    A . 植树造林 B . 绿色出行 C . 退耕还林 D . 围湖造田
  • 1. (2024七上·简阳期末) 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口号是“减塑捡塑”,将重点关注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在这个大背景下,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号召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全社会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塑料矿泉水空瓶应放入的垃圾桶是(  )
    A . B . C . D .
  • 1. (2024七上·大庆期末) 大气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升高能引起“温室效应”,这种物质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氧气 C . 水蒸气 D . 空气
  • 1. (2024七上·绥化期末) 中国向世界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大国担当。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目标承诺。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了独有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消耗的二氧化碳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

    1. (1) 植树造林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的。右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的物质是;②代表的物质是
    2. (2)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的碳一氧平衡,还能制造有机物,养育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某学生设计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下图是他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步骤A是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此步骤能不能省略?

      ②本实验的变量为

      ③实验现象:滴加碘液后,发现叶片的见光部分(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④通过实验可知: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3. (3) 为了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每个人都应从点滴做起,做节能低碳的行动者。除了植树造林,你还能做些什么呢?(写出一条即可)
  • 1. 聚苯乙烯是一种热性塑料,常用于制泡沫箱、玩具、一次性餐具等。由于分子结构特殊,普通微生物难以降解,所以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性剂等再次利用。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科技活动小组为探究“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各取50只大小、长势相似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子

    正常生长

    乙组

    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1. (1) 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作用,本实验甲乙两组均选用50条黄粉虫幼虫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
    2. (2) 若乙组实验结果②为(填“正常生长”或“生长异常”),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
    3. (3) 根据本题资料分析,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含聚苯乙烯的塑料尺在垃圾分类中属于____。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