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昆明模拟) 湖南益阳清溪村曾作为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原型而闻名全国。近年来,中国作协在该地举办“作家活动周”“清溪一课”等系列文学品牌活动,帮助村里持续用好文化资源,推动实现了500多人“家门口”就业,拉动了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中国作协举办系列文学品牌活动拉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表明( )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的精神

    ③开发文化资源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④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爱国主义自古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

    材料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期盼,2022年7月,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等方式,在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重要对象和践行主体,新时代青年必须自觉践行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你所在的学校积极响应党的爱国主义教育号召,准备组织系列活动,向学生征求活动方案。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道理。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请你设计一份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活动形式、活动目的或意义,并说明理由。
  • 1. (2024·十堰模拟) “三闾刺绣”兴起于汉代,已有两千多年民间传承历史。近年来,湖北省秭归县将“三闾刺绣”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设立“绣娘工作室”、开展刺绣技能培训、扶持龙头刺绣企业等措施,在“活化”非遗传承的同时,帮助村民通过自己的巧手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绣”出富裕新生活。材料表明( )

    ①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②非遗传承需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③“活化”非遗传承需要拥抱市场的热情 

    ④实现就业增收就能推动非遗传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浙江模拟) 央视龙年春晚上,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惊艳全国。节目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感受长安繁华。其间,千人齐诵《将进酒》场面恢弘声势浩大,璀璨的中华文化令人折服。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涵养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发展需要我们融通不同资源 
    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得到拓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宁波模拟) 浙江青田“穿越千年的稻鱼文化”如今依靠科学种养实现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不仅如此,通过“南南合作”,青田稻鱼共生模式被尼日利亚成功引入这项凝结着中国传统农业智慧、传承千年的稻鱼文化在全球熠熠生辉。材料告诉我们( )

    ①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②提升传统文化内涵,彰显独特魅力

    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彰显文化自信        
    ④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受益者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宁波模拟) 龙年春晚节目《看动画片的我们长大了》,聚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他们通过演唱经典动画片主题曲,讲述着自己的成长故事。无论是歌声还是歌词,都充满了回忆和感动,引发青年观众的共鸣。这说明( )

    ①文化发展要体现时代特征,才有恒久魅力

    ②优秀文化塑造人,能影响青年价值观塑造

    ③青年群体更容易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④文化创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中心的创作导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昆明模拟)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高度的审美价值和哲学内涵,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是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在山水画中,笔、墨、景是直观的现象,气、韵、思是精神的体现。在这里,山不是山,而是胸怀中的气势与壮阔;水不是水,而是内心深处的澎湃与昂扬,我们可以体味其中的格调、气韵、意境。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

      ①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②脱离于社会存在的制约

      ③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是画家对山水的直观反映

    2. (2) 中国山水画强调“诗、书、画一体”。这类艺术作品的代表之一是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见下图诗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画以画为形、以诗立意,使人们在赏画的同时精神也得到了洗涤。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③文化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

      ④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1. (2024·三台模拟) 为了提升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知识水平,实现近视率以更快速度下降,教育部开展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组织近视防控宣讲团、眼科专家,深入中小学校、社区开展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宣教活动。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

    ①人的文化素养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

    ②教育在人教化与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与活动

    ④公共科普能直接有效地降低家庭的教育成本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泸州模拟) 2023年以来,中国多地刮起夜校风,“青年夜校”“新式夜校”等相关话题不断登上社交平台热搜。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夜校青年走出短视频“包围圈”,抛弃“宅文化”,选择琴棋书画、歌舞曲艺、非遗手作等组成的另类“夜生活”。青年夜校的兴起(   )

    ①契合年轻人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理念

    ②打造了一个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③搭建起青年感知城市文化底蕴的新平台

    ④满足年轻人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乐山模拟) 2024年2月10日,电影《第二十条》正式上映。电影基于立法精神高度和百姓对司法公正殷切期望的视角,参考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并进行了艺术的再加工和处理,生动演绎着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正当防卫”正被唤醒,推动中国的法律不断打开窗户倾听民间的“新鲜声音”,给予了观众巨大的感染力。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作品要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回答时代问题

    ②只要善于对现实进行艺术加工就能创作出优秀作品

    ③文化创作坚持以弘扬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为创作导向

    ④文化教化育人,优秀文化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