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延庆期中) 公交地铁霸座、遛狗不拴绳、共享单车乱停放等不文明行为将被规范,并受到相应惩处。

    2019 年 11 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提请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② 该条例须经市人大代表审议并通过——人大代表行使立法权

    ③ 开展一次为期 20 天的促进文明行为社会问卷调查——为立法提供民意参考

    ④ 条例通过后由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对严重不文明行为开展联合惩戒——依法执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佳木斯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处理涉彩礼纠纷的裁判标准,加强以案释法,2023年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发布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营造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尚。

    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司法解释(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规定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以下为该规定部分内容:

    第二条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另一方要求返还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中,可以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接收人等事实,认定彩礼范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围绕涉彩礼纠纷,发布典型案例、完善司法解释的价值所在。

  • 1. (2024高一下·辽宁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枫桥经验,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新时代,江苏各地以升级版的“枫桥经验”,谱写了中国之治的江苏“枫”景。

    强化党建项目牵引带动,创新开展社区治理议事、楼道微自治等书记项目,形成“支部抓治理、书记领项目、党员带群众”“三治融合”新格局。

    着力打造“信访评判庭”“百姓议事厅”等民主治理实践,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开展各类道德讲堂活动,大力宣传家风家训家规、先贤美德故事等内容;深入推动“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常态化,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将基层司法所融入“微网格”,设立一批“家门口调解室”、法律咨询室;通过法律讲堂、模拟法庭等普法学法活动,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将各类政务服务热线整合到“12345”,推动实现“一个号码管受理”;淮安、宿迁等地在政务服务APP上研发“随手拍”模块,鼓励引导群众随时随地上报。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应如何以“基层善治”开辟“中国之治”新篇章。

  • 1. (2024高三下·顺平模拟)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属设施、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获取、使用和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等提供便利。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出台( )

    ①是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

    ②为扩大残疾人、老年人基本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能确保残疾人、老年人平等、便捷地融入社会生活

    ④坚持了人民至上理念,彰显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温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仙桃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下图反映该法的编制过程: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编制过程体现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坚持的原则

  • 1. (2024高一下·邢台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夹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报经批准,设立上海虹桥、江西景德镇、湖北襄阳、甘肃临洮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个别地方到全国范围,9年多的时间里,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扎实推进、深入发展。

    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通过立法联系点就172件次法律草案、立法规划稿征求群众意见建议22000多条,有3100多条意见建议被立法研究吸纳。截至2023年11月,我国现行有效的299件法律中有142件征求过立法联系点的意见。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如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的。

  • 1. (2024高一下·邢台期中) 全面依法治国,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

    ①说明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②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③既可以强化法律的规范作用,又可以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④旨在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和滋养作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一下·沧州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刻认识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

    ①科学执政                ②依法执政                ③民主执政                ④依法治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武汉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的民族心、民族魂。

    2022年7月,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期盼,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

    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初审。初审后,按照立法程序,法工委将草案印发中央有关部门、部分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代表和研究机构等征求意见,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宪法法律委、法工委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基层立法联系点、文博单位、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意见,到新疆、山西等地调研,听取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1. (1)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的。
    2. (2) 学校是普法宣传的重要阵地。某校拟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进校园活动,请结合实际提出两条活动建议并描述活动的意义。
  • 1. (2024高一下·城中期中)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这表明(   )

    ①加强党对金融工作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

    ②党中央通过优化金融监管机构设置来提高治理效能

    ③党主导金融领域立法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④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