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生产函数是一个经济学术语,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下列能够提高企业生产函数的正确路径是( )
    A . 加强管理→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B . 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 C .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扩大市场占有率 D . 延长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动能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下图是2019-2023年我国GDP、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变化情况。据此可以推断出( )

    ①我国能源消费格局日益优化,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呈逐年递减趋势

    ②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双碳”行动的有序推进是取得上述成果的重要原因

    ③部分年份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有小幅上升,并未改变节能降耗减排大趋势

    ④GDP稳步增长与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降低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更可持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浙江作为经济大省勇挑大梁,正在见行见效,在高质量发展中打开“稳进立 ”新局面。

    ◇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批准《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于 5 月 1 日起施 行,杭州成为智能网联车辆上路的标杆城市。

    ◇温州的中国数安港集聚了 180 多家数据相关企业,数据产品交易额两年来已达 3.7 亿元。这得 益于温州市通过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开放公共数据,加快数据交易流程。

    ◇绍兴传统领带生产企业,利用工厂化养蚕这一专利技术,去年产值增长 70%,顺利打通上下游 产业链,数码印染占比大幅度提升,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说明浙江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
    2. (2)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各方如何各司其职助力浙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加大种源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上述举措旨在( )
    A . 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 B .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提高农业竞争力 C . 提高农业科技供给质量,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D . 创新农业基本经营模式,推动农产品结构优化
  • 1. (2024高三下·浙江月考) 2019-2023 年我国三大需求对 GDP 增长的页献率

    2019 年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GDP 增长率(%)

    6.1

    8.1

    3.0

    5.3%

    内需

    最终消费(%)

    57.8

    65.4

    32.8

    82.5

    资本形成(投资)(%)

    31.2

    13.8

    50.1

    28.9

    外需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11.0

    20.8

    17.1

    -11.4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疫情严重的 2020 年不计入)

    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我国( )

    ①经济发展逐步更多依托国内市场   ②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③需要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相结合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西充模拟)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政府工作任务的首位。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下列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及作用路径正确的是( )

    ①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发展方式→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④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机制→塑造新型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四川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某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2022—2026年)》(以下简称《建设方案》)出台,将紧紧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布局,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服务产业体系的整体效能,使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振兴发展的“最大增量”。

    《建设方案》将以形成体系完备、要素完整、功能完善、机制灵活、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以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体系、科学研究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系、成果转化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开放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七个体系为重点,加快建成全国创新发展策源地,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方案》还明确了具体推进措施,实施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科技创新市场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区域创新载体集聚资源、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等工程。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省注重科技创新的经济动因。

  • 1. (2024·徐州模拟)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所依赖的技术支撑和工具各不相同。新质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涌现为重要特征,进而构建起新型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体系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是(   )

    ①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            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③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            ④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动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湖北模拟) 下图反映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发展情况,据此可以推断出( )

    ①中国家电行业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②中国智能家电市场更加成熟,优势更加明显,必将完全替代传统家电

    ③科技是第一动力,科技赋能中国家电行业,促进高质量发展

    ④家电行业扩大优质供给,适应消费需求升级,推动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良性互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潮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不断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6%,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同比增长33.3%,出口同比增长23.8%,迎来开门红。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单体能量密度每公斤360瓦时的半固态电池实现装车应用,车规级大算力芯片性能大幅提升。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趋势,将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高质量、多元化、更环保的购车选择。

    材料二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政协积极履职破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锚定党和国家重大部署、重大任务、重大举措开展协商议政,将“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政协重点课题,实地调研,召开协商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科学技术界、医药卫生界、农业界等界别委员深入基层,通过座谈、问卷、蹲点、“一对一”访谈等多种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加强水稻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培养战略合作”等提案、建议。

    政协召开“关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协同发展”的重点提案督办会,提案主办单位科技局、工信局重点汇报提案办理情况,并与委员进行交流。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卓有成效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人民政协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