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A . ④→①→②→③ B . ①→④→②→③ C . ④→②→①→③ D . ②→④→③→①
  • 1.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A . ③→①→④→② B . ③→④→①→② C . ④→③→②→① D . ①→④→②→③
  • 1. 广州市某高中组织学生参加“沿着地铁线路,追寻革命史迹”研学活动。下图为某学生的研学笔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心骨

    ②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③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个在寻常日子召开的,在当时报纸上没有一点报道的会议,无声,却有力地,在风雨如晦的中国大地炸响了开天辟地的惊雷,为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写下了光辉的起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让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④使得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广州模拟)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开花、结果,获得了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心领神会的中国表达、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中国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表达、中国气派”得益于(   )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③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

    ④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根同源且彼此契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雷州期中) 从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击碎“天朝上国”的幻梦那一刻起,不屈的中华民族就开始了实现民族复兴的艰苦探索。长夜如磐、屈辱如山,无数仁人志士为此不懈奋斗,虽慷慨激烈,却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达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三下·怀化) 2023年10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文章指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要坚持(   )

    ①人民的立场,为人民立言代言谋求人民的幸福福祉

    ②科学的方法,立足中国实际探寻世界发展的规律

    ③正确的方向,充分发挥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伟力

    ④开放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有益成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    )
  • 1. (2024·罗平模拟)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只有坚持“第二个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 大地上生根开花,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领力。“第二个结合” ( )

    ①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内涵的更深刻、更系统全面的揭示

    ②旨在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机理和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③指明了在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推动了先进文化建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三下·玉林模拟)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二次结合”(   )

    ①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②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端

    ③是“第二个结合”的生动实践 

    ④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