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重庆市模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特色。”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发展中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路径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非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原则和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辩证统一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中国大地、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河北模拟)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向,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世界上并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

    ①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②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是党基于新时代我国基本国情的变化而做出的探索

    ④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江门模拟) 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这里的“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应包括( )

    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③中国的全部历史发展过程                
    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践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    )。

    ①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现成的具体方案
    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为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黔东南模拟)  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这说明( )

    ①实现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和最终状态

    ②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③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④各国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寓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之中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一下·昌吉开学考) 社会主义制度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过去革命的目的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现在要消灭剥削制度,解放生产力,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

    ①结束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②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为标志

    ③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④以巴黎公社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为标志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 (2024高一下·开远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事业,由于中国是在极为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①必须立足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③要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以更好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和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三下·长沙月考) 从1516年莫尔发表《乌托邦》这一社会主义思想源头开始,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俄国十月革命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发展,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500年历史回顾( )

    ①有利于对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的正确把握

    ②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寻找具体的方案

    ③可以深化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论断的认识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路线图”和“方法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绵阳开学考) 500年风雨征程,500年奋勇前行,回首来时路,社会主义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历程,有高潮也有低潮,但大江东流去的方向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始终代表人类前进的方向。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表述正确的有(   )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②《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④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上饶开学考) 二战后,十多个国家纷纷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历史终结论”的观点一度甚嚣尘上,西方某些学者认为,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峰”,昭示着历史发展的“终点”。

    然而,“历史终结论”并未经受起时间的检验:奉行西式民主和迷信自由市场不仅未能如愿给世界带来发展,反而将不少国家拖入苦难的深渊。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出现的严重曲折,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与经验,也为人类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新的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请你对“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峰’,昭示着历史发展的‘终点’”进行批判。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