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台州开学考)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它在其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据此可知( )

    ①社会形态的更替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

    ②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③生产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

    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三下·宁波月考) 我国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所有权归集体,资格权归农户,使用权可以放活。吸 引外来资本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这表明( )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②变革社会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③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彭山开学考)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凝聚起强大力量,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劳动创造,称赞“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们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讴歌劳动是基于( )

    ①劳动是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源泉

    ②劳动决定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③劳动者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

    ④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彭山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和内生动力的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在培育新兴产业。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二要加快培育全国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环境,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丰富应用场景和放大创新收益的独特优势;三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新兴产业聚集。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谈谈上述要求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 1. (2024高二下·广安开学考) 1953年,党先后作出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在这两个决议的指导下,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合作社都增产增收,并且一般都是互助组优于单干,合作社又优于互助组。因此互助合作运动受到广大贫苦农民的欢迎,参加合作社已开始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行动。这表明(    )

    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我国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经济基础

    ④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我国已经全面铺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江油开学考) 漳州市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林业“地票”改革试点,积极破解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不清、权益不均、变现不易等问题,为人口多、林地少、林权分散的沿海地区探索出了一条林区共同富裕的新路径。这表明( )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③改革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

    ④改革能使社会基本矛盾都得到解决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二下·炎陵开学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部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将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哲学上看,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是因为(    )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合

    ②联系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③通过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事物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长沙开学考)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②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前提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资本主义本身孕育着一种埋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阶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一下·岳阳开学考)  “从一定意义上讲,石器决定原始社会形态,青铜器决定奴隶社会形态,铁器决定封建社会形态,蒸汽机和电力决定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指出了(    )

    ①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③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④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永州开学考) 2023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新质生产力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

    ②劳动者素质要得到全面提高,生产资料要增加科技含量

    ③更替生产关系就能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能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