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广安开学考) 2023年9月23日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欢庆丰收时刻。将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兼顾南北方,既便于城乡群众参与,也利于展示农业丰收成果。这表明(    )

    ①立足农民丰收的需求,是发挥意识活动目的性的体现

    ②正确的认识是农业取得丰收的前提

    ③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是作出正确判断的根本立足点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成都开学考) 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将对中央企业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核,即统筹共性量化指标与个体企业差异性,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承担重大任务等情况,增加反映价值创造能力的针对性考核指标,“一企一策”签订个性化经营业绩责任书,引导企业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 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则,以意识的能动性为尊 B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C .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D . 从客观实际出发,问题不同,采取的办法就不同
  • 1. (2024高三下·长沙月考)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因历史问题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造成农村人居环境较差,这是“千万工程”提出的现实基点;改变农村风貌差的现状、建设美丽乡村,这是“千万工程”实施的奋斗目标;通过改水、改厕、绿化、亮化、农房改造、基础设施拓展,使得乡村生态优美、宜居宜业,这是“千万工程”推进的方式方法。从问题提出到目标确定,再到路径探索,“千万工程”的每一步( )

    ①说明要根据科学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实践下去

    ②遵循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和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③都说明基于实践的认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都是从实际出发,彰显了实事求是看待问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平江开学考) “偶然间想起老朋友,就习惯性地打开空间,然而上面显示:‘抱歉,该空间仅对主人指定的开放’,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之所以“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   )

    ①世界上的事物是瞬息万变,无法捉摸的

    ②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不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

    ④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二下·平江开学考)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一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就肯定要砸锅儿。这表明( )

    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②事物纷繁复杂,决策失误不可避免

    ③办事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避免盲目性

    ④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南山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20余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涵盖铁路、港口、能源、环保等领域。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220.4亿美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6个成员,批准227个投资项目,共投资436亿美元。2013年以来,中国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非洲、拉美等区域建设了9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累计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实践有力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材料二:纪录片《新丝路上的交响》带领全球观众穿越山川大海,跨越四大洲,深入探索了过去十年中“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它记录了数亿人与14个国家的合奏,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该纪录片坚持“从本地人出发,讲一个全球故事”的理念,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发现不平凡的故事,在海内外取得了亮眼的传播效果,引发了全球关注热潮。许多海外网友留言称赞:“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从伟大历史走向共同愿景的历程,它凝聚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感谢这部出色的纪录片!”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根据《新丝路上的交响》的成功,给文艺工作者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1. (2024高二下·江油开学考)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考虑水资源问题,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通过“四水四定”原则,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四水四定”原则的应用( )

      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合理规划相关产业发展布局和规模

      ②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实现用水方案与资源现状有机统一

      ③将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从政策出发确定人口的规模上限

      ④考虑了水环境的承载力,构建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

    2. (2) 零碳建筑是指零碳排放的建筑物。此类建筑在不消耗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情况下,全年的能耗全部由场地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提供,并利用各种手段减少污染产生,回收利用废弃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最终达到“零废水、零能耗、零废弃物”的理想状态。实现这一理想状态需要( )

      ①基于人的能源需求,改变事物间的固有联系

      ②以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③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减少能源的使用需求

      ④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 1.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其核心要义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成效还要看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之所以重视调查研究是因为( )

    ①世界是物质的,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②世界是联系 , 要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去更好地把握事物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在“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国家商务部确定2024年为“消费促进年”,将抓好各项政策落地开花,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 物质决定意识,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B .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 .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1. (2024高二下·丰城开学考)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指出,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基于(   )

    ①调查研究可把握事物的规律,为完成使命任务提供行动依据

    ②调查研究获得符合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发挥能动反作用

    ③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正确的决策,就无所谓调查研究

    ④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