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泸县开学考) 新修订的公司法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法工委表示,修改公司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保护、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的需要,也是适应实践发展,不断完善公司法律制度的需要。这说明(   )

    ①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和社会历史性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④法律的修订是为了适应变化发展的实际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开远月考) 2023年10月,神舟十七载人飞船意外地提前1秒点火并发射成功的情况,让全球航天爱好者为之震惊。经专家揭秘,由于火箭控制系统在执行任务时存在时间偏差就造成了提前点火,这在航天领域属于正常现象。但中国航天科研团队通过精密计算和发射实时监控对这一问题作出准确预测并纠正偏差,最终圆满完成发射任务。上述材料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其基础上尊重航天客观规律,解决问题

    ②对航天科技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着的,要在实践中检验并推翻原有真理

    ③解决火箭控制系统带来的偏差问题要从变化着的实际情况

    ④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广安开学考) 地处偏远山区的S村,在2000年之前是当地出名的贫困村;村民穷、环境差、交通落后。近年来,S村村民深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启迪,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宿等乡村旅游产业;同时引导村民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黄桃经济,取得了成功。短短几年时间,S村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实现了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蜕变。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相关知识,分析S村是如何实现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蜕变。

  • 1. (2024高二下·广安开学考) 下图漫画《环境治理与美“画”》(作者:何青云)提醒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   )

    ①坚持求真务实,反对弄虚作假

    ②善于因地制宜,反对按部就班

    ③擅于独辟蹊径,反对安于现状

    ④敢于直面矛盾,反对避实就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广安开学考) 2023年9月23日是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欢庆丰收时刻。将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兼顾南北方,既便于城乡群众参与,也利于展示农业丰收成果。这表明(    )

    ①立足农民丰收的需求,是发挥意识活动目的性的体现

    ②正确的认识是农业取得丰收的前提

    ③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是作出正确判断的根本立足点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成都开学考) 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将对中央企业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核,即统筹共性量化指标与个体企业差异性,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承担重大任务等情况,增加反映价值创造能力的针对性考核指标,“一企一策”签订个性化经营业绩责任书,引导企业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 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则,以意识的能动性为尊 B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C .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D . 从客观实际出发,问题不同,采取的办法就不同
  • 1. (2024高三下·长沙月考)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因历史问题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造成农村人居环境较差,这是“千万工程”提出的现实基点;改变农村风貌差的现状、建设美丽乡村,这是“千万工程”实施的奋斗目标;通过改水、改厕、绿化、亮化、农房改造、基础设施拓展,使得乡村生态优美、宜居宜业,这是“千万工程”推进的方式方法。从问题提出到目标确定,再到路径探索,“千万工程”的每一步( )

    ①说明要根据科学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实践下去

    ②遵循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和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③都说明基于实践的认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都是从实际出发,彰显了实事求是看待问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平江开学考) “偶然间想起老朋友,就习惯性地打开空间,然而上面显示:‘抱歉,该空间仅对主人指定的开放’,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之所以“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   )

    ①世界上的事物是瞬息万变,无法捉摸的

    ②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不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

    ④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二下·平江开学考)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一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就肯定要砸锅儿。这表明( )

    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②事物纷繁复杂,决策失误不可避免

    ③办事情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避免盲目性

    ④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南山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发起成立了20余个专业领域多边对话合作机制,涵盖铁路、港口、能源、环保等领域。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220.4亿美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6个成员,批准227个投资项目,共投资436亿美元。2013年以来,中国面向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非洲、拉美等区域建设了9个跨国技术转移平台,累计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实践有力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

    材料二:纪录片《新丝路上的交响》带领全球观众穿越山川大海,跨越四大洲,深入探索了过去十年中“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它记录了数亿人与14个国家的合奏,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该纪录片坚持“从本地人出发,讲一个全球故事”的理念,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发现不平凡的故事,在海内外取得了亮眼的传播效果,引发了全球关注热潮。许多海外网友留言称赞:“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从伟大历史走向共同愿景的历程,它凝聚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感谢这部出色的纪录片!”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根据《新丝路上的交响》的成功,给文艺工作者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2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