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嘉兴模拟)  越窑青瓷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东汉到三国时期,瓷胎较白,釉色淡青色,器物纹路多见水波纹、叶脉纹;三国到西晋时期,增加了如人俑、烛台等象形实用器具;唐朝诞生了一代名瓷“秘色瓷”;北宋时期,各种繁复精致的装饰图案开始流行……越窑青瓷的发展表明( )

    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②量变为质变提供必要准备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④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特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嘉兴模拟)  某县整合县文联、艺术馆、高校、院团等资源,与有需求有特色的乡村结对建立乡村文艺共同体。随着合作不断走深,摄影村、戏曲村、书法村等一批特色艺术乡村不断涌现,串联起乡村振兴的文化图谱。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中要( )
    A .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B . 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C . 充分发挥文艺工作者主体作用 D . 建立健全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 1. (2024·嘉兴模拟)  下图漫画《争论不休》(作者:于昌伟)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告诫我们在工作中要( )

    A . 服从大局,系统优化 B .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C . 抓住关键,循序渐进 D . 责有所归,实干担当
  • 1. (2024·嘉兴模拟)  2024甲辰龙年,“龘”字一跃火出了圈。“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龙行龘龘”的新年祝福体现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从“龘”字的流行中,可以看到( )

    ①中华民族向上追求的精神风貌

    ②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向前发展

    ③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④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东阳模拟) 国内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呈现水墨国风的诗词动画,讲述中华经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和人间真情,首播收视率在所有上星频道动画片中高居第一。由此可见,该片首播告捷得益于( )

    ①利用科技创新,增强国人对古典文学的情感共鸣

    ②坚持现代与传统双向奔赴,展现中华文脉勃勃生机

    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传播

    ④真实还原古诗词场景,表达古诗词悠远意境和国风色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东阳模拟) 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要不断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向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这说明促进乡村振兴要( )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④弘扬劳动精神,坚持人民至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东阳模拟) 下列说法与漫画蕴含的哲理最接近的是( )

    A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 .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D . 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 1. (2024·东阳模拟)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

    材料一  202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施行。该法把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体现了坚持党中央对反间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依法开展反间谍工作等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对深化新时代新征程反间谍斗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材料二 2024年1月1日,《爱国主义教育法》生效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在青少年、基础在学校教育,要注重教育引导,又要注重实践养成。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此,有网友提出:只要抓好了学校这一主阵地,就能扎实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结合材料一,说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对深化新时代新征程反间谍斗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评析“只要抓好了学校这一主阵地,就能扎实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观点。
  • 1. (2024·昆明模拟)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高度的审美价值和哲学内涵,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是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在山水画中,笔、墨、景是直观的现象,气、韵、思是精神的体现。在这里,山不是山,而是胸怀中的气势与壮阔;水不是水,而是内心深处的澎湃与昂扬,我们可以体味其中的格调、气韵、意境。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

      ①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②脱离于社会存在的制约

      ③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是画家对山水的直观反映

    2. (2) 中国山水画强调“诗、书、画一体”。这类艺术作品的代表之一是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见下图诗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画以画为形、以诗立意,使人们在赏画的同时精神也得到了洗涤。上述材料说明( )

      ①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③文化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

      ④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1. (2024·昆明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深刻阐明了民族、民族交往、民族关系、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党探索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书写中国历史、创造中华文化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进入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如何进一步激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团结动员各民族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共同奋斗,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脉,赓续我们党在民族问题上的一贯主张,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以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1.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此观点加以分析。
    2. (2)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阐述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特征的。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