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2024年,全国人大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学前教育法、社会救助法等,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文物保护法、网络安全法。这些立法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政治法律制度

    ③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④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广东期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明确了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履行的职责。该法的颁布实施(   )

    ①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爱国主义内化于心

    ③旨在发挥人大立法职能,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④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惠州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茅不幸离世,关于小茅的遗产,茅某、申某以及赵某三人(关系如下图)协商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于是申某便将茅某告上了法庭。茅某已70岁高龄,退休工资只有两千多,辗转找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经审查,茅某的情况符合《杭州市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决定给予其法律援助。在多次努力下,三位当事人最终认可援助律师关于“三位当事人都有资格继承遗产”的建议,并接受调解方案,希望法院能够主持调解。

    【人物关系】

    材料二  2022年1月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全面规范我国法律援助工作。2024年1月多部门联合发布《法律援助法实施工作办法》,为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2022年底,我国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等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7万余个,依托村(居)委会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26万余个,方便群众就近就地获得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无偿服务,把质量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让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人人可享、人人可得。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本案的调解类型,并分析赵某有资格成为遗产继承人的理由。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我国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提升法律服务质量的意义。
  • 1. (2024·九江模拟)  北京法院每月聚焦重点民生问题,通过“法护创新”巡回审判、“一体双链”多层过滤解纷机制,化解批量矛盾纠纷,这些“微创新”的积极作用是( )

    ①夯实良法善治之基,健全国家法律体系

    ②推进司法公正,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创新法律实施机制,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④建设法治政府,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三下·延边月考) 近年来,全国各级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功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地法院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相法律条款,强化产权司法保护,审慎适用拘留、查封、扣押、限制消费等强制措施,对确有困难的企业实行缓、减、免诉讼费政策,协助企业纾困解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以人民为中心,用法治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

    ②公正司法,依法维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行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④坚持良法善治,发挥法治的作用助力企业脱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石家庄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典型案例

    法制完善

    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问,12岁的刘某擅自用其母亲手机下栽上海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一款社交互动软件,通过第三人微信、支付宝在平台内充值共计31,594元。其母亲发现上述情况后立即与平台客服联系要求退款,但长期未处理解决。

    2022年4月,刘某母亲对该公司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处被告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刘某充值款人民币20,000元。

     2018年9月,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等的意见,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2020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新增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2023年9月,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中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责任做出了更切实的规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安全的网络空间。

  • 1. (2024·河东模拟)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汇聚民意民智的“直通车”,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广大基层群众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直接参与法律草案的起草、立法调研、修改论证、立法后的评估等多个环节。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总数达32个,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老百姓通过这个平台,已就 152部法律草案“原汁原味”地提出了15000多条意见建议,从而保障了人民群众参与立法活动,并努力让每一项立法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以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解读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义。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法治国家”知识,说明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必要性。 
  • 1. (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下称《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

    《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为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行为规范和有力法治保障。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构建法治中国的意义。

  • 1. (2024·梅河口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湖南作为国家战略构想的内陆核心经济腹地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聚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实践。

    10年来,湖南加强地方立法和制度供给,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出台了《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规定》等10余项地方性法规规章,高效完成((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等涉法事务审核;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并且注重评估执法的社会反响,以企业的认可度作为评价优化营商环境的标准,开展的行政执法培训,成为全省执法人员能力提升的“加速器”;加快培育一流商事法律服务机构,培养一流涉外法治人才,组建成立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促进涉外法律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时空、全方位的法律服务网络,实时提供优质法律服务。10年来,湖南共建“一带一路”累计新增境外企业988家,实际投资额114亿美元,投资总量稳居全国前十、中部第一。

    材料二 10年来,“一带一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

    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走的是人间正道。

    1. (1) 结合材料,用法治中国建设的知识,说明湖南是怎样聚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
    2. (2) 结合材料,用世界多极化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为什么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
  • 1. (2024·吉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爱国主义教育立法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立法过程中,法工委经与中央宣传部反复研究修改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后,征求了36家中央有关部门、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很多普通民众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了多方面的意见建议,某地中学一名高二学生十分关注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建议立法设立专门条款,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在此次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的意见征询会上,该地中学共5名学生提出了12条意见建议,直达全国人大常委会,为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的制定、修改、完善提供重要参考。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落实宪法关于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规定的重要举措;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的意义。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