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
    ——毛泽东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习近平

    上述论断说明( )

    ①高质量发展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前提

    ②促进共同富裕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

    ③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④经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航天关键核心技术处于科技链、产业链顶端,攻关难度大。我国一方面通过资金引导、政策扶持等举措,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商业航天领域,推动一批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针对尖端的、短期没有商业回报的方向,由国有企业、国家资本推动,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这得益于( )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保了民营经济利益与国家利益一致

    ②政府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促进了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④将政府力量与市场机制充分结合,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河东模拟)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国家不断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随着科技创新不断深入,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2023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这一成绩的取得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 )

    ①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把创新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④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浙江模拟) 2023 年 3 月 10 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六号 A/B 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 400 颗航天器。上述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①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走进了世界舞台中央

    ②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制度的集中性,能充分发挥中央集权的优势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航天强国建设的正确领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石家庄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牵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城市为人民”。擘画“千年大计”,嘱托“我们可不是为了一个漂亮新城,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指导城市建设,强调“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聚焦城市治理,指出“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从规划到建设,再到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惦念城市发展中的“人”,始终心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指引新时代城市建设朝着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不断迈进。

    材料二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正在不断成为现实。上海市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构建了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为许多来沪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线务工人员提供了住房保障。北京市创新开展“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只要群众拨打12345反映问题,立即就有人响应、受理,努力做到快接快办、办成办好。广西各地将公租房小区融入城市建设合理布局,让公租房租户获得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这样的暖心举措,构成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密码.让“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得到充分彰显。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知识,说明在新时代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各地是如何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成为现实的。
  • 1. (2024高一下·石家庄开学考) 从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到航天技术的突破,从抗洪抢险的紧急应对到抗震救灾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建设速度、创新速度、应急速度越来越让国际惊叹。这表明( )

    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②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③我国经济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使宏观调控更有决定性的意义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兴文开学考) 港珠澳大桥是人类建设史上迄今为止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公路桥梁,这一工程的实施( )

    ①表明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够实行宏观调控

    ②体现国家能够发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

    ③说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④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 (2024高一下·彭山开学考)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重大战略决策,20年来,浙江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盘活集体资源资产,“乡村咖啡”、民宿成为乡村经济的新增量,“共富果”、区域品牌成为农民致富的新路径。“千万工程”的实施( )

    ①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②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③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补齐了城乡发展的各种短板

    ④有利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技术水平研发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黄梅月考) 2023年4月1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按照《云南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云南省营商环境全面提质年行动方案。该方案指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持续推出更多“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提升政府服务质效。打造“云南效率”“云南服务”营商环境新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的知识,阐述云南省推动营商环境全面提质的依据。

  • 1. (2024高三下·辛集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十四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2022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连续8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1斤=500克)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1公斤=1千克)粮食安全线,大国粮仓根基稳固。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当前,百年变局和疫情冲击极端天气、地区冲突等因素相互交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长期不会改变。在此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义更加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1亩666.7平方米)耕地红线,遜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 (1) 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原因。
    2. (2) 有人认为用中国饭碗需要“藏推于地、数粮于技”。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