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辽宁) 自然资源部根据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将着重完善制度,全面建立“国家管总量、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有效抵补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损失,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以上举措旨在(    )

    ①防止耕地资源被用于更高收益的非农建设领域

    ②保证补充耕地与被占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

    ③通过严守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来保障粮食安全

    ④解决市场机制在调配耕地资源方面的失灵问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辽宁) 下表显示了中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3》)。

    1992-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和第一产业部分经济指标

    年份(年)

    城镇化率(%)

    第一产业占三次产业总量比重

    第一产业GDP(亿元)

    就业占比(%)

    GDP占比(%)

    1992

    27.5

    58.5

    21.3

    5800.3

    2002

    39.1

    50.0

    13.3

    16190.2

    2012

    53.1

    33.5

    9.1

    49084.6

    2022

    65.2

    24.1

    7.3

    88345.1

    (注:三次产业为第一、二、三产业总称)

    结合表中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城镇化为第二、三产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②城镇化水平与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负相关

    ③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伴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城镇化水平决定了三次产业间产值差距的大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辽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处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习近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践行地。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以“冰”为媒的发展之路,既是联通内外的开放之路,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

    材料一  “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其建设以北极东北航道为核心(图3),该航道每年会根据北极冰情进行调整。

    在“冰上丝绸之路”上,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和北极LNG2项目是两颗能源“明珠”。中国企业先后承建了亚马尔LNG项目140多个模块中的85%和北极LNG2项目第一条生产线的全部模块。2022年,亚马尔LNG项目实际产出超过2100万吨。2023年,北极LNG2项目成功投产。

    2023年8月至9月,俄罗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企业首次通过北极东北航道向中国运送液化天然气,标志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俄两国的持续努力使北极的航道资源和能源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为全球各国在北极的能源开发创造了机遇。

    材料二  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冰上龙舟运动是起源于我国南方水乡民俗体育项目“龙舟竞渡”的新兴运动形式。作为一项强调团队合作、追求速度的竞技性体育运动,它要求舵手、鼓手和多位划手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这种“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龙舟精神,投射出强大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冰上龙舟由我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冬季娱乐工具——冰车升级改造而来。冰车最初只可坐一人,而将多个冰车串联起来加以装饰,就成为冰上龙舟的雏形。受此启发,东北人在传统龙舟的底部安装两组冰刀,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和工艺,创制了今天使用的冰上龙舟。作为传统龙舟文化与现代冰雪运动的结合,冰上龙舟运动继承了“龙舟竞渡”的一些特性,又实现了比赛场景的转换,且更加富有速度与激情。随着多级别、多场次赛事的举办,该运动不仅在国内收获了大批拥趸,还吸引了俄罗斯、芬兰、德国等87个国家和地区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借助这项运动的普及,冰上龙舟正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划”出东北,走向世界。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驱动力。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阐明我们在冰上龙舟赛中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必要性。
    3. (3) 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冰上龙舟运动发展历程中所反映出的辩证否定观。
    4. (4) “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令当时的欧洲人特别钟爱,由此带来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古往今来,瓷器、太极拳、京剧、汉服……都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了世界。运用文化知识,任选一文化载体(龙舟除外)写一段推介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2024年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报告。

    注:2024年第一季度,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4280亿元,增长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047亿元,增长5.2%。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 )

    ①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②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趋于理性,消费结构优化

    ③农村共富水平不断提升,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④乡村消费市场潜力大,正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发展迅速,在引领发展、创新消费、创造就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加强自身建设,营造创新环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创新环境是平台经济纵深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要协同布局,形成内生可持续的生态体系和支持创新的发展导向;国家和社会共同参与平台战略和风险投资,促进平台企业重大前沿技术创新;头部平台企业要联合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同发起成立平台经济创新合作平台,对行业关键技术进行开放式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2. (2) 有观点认为,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更多依赖政府这只有形手,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近年来,我国中小微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大力拓展全球市场,努力为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作出贡献,成为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表明( )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企业只有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才能拓展全球市场

    ③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战略

    ④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当前,我国耕地占用与保护的矛盾和压力依然突出,各类非农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的需求依然很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作出明确部署要求。可见要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须( )

    ①严守我国耕地红线,推动耕地“非农化”

    ②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弱势群体利益

    ④健全耕地质量验收制度,补充耕地补偿激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银发经济是指以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主导的产品与服务,以及为之服务的基础建设和相关经济活动。为加速释放“银发经济”潜力,政府需要( )

    ①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发展养老产业

    ②制定特色的老龄标准,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

    ③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弥补企业资金不足

    ④实施扩张型财政政策,优化老年人消费环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推出商业性小麦赤霉病(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病害)防治指数保险,当在保小麦赤霉病指数预测值达到约定赤霉病指数值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触发保险理赔,为农户提供了精准的风险保障,助力小麦稳产保供。小麦赤霉病防治指数保险( )

    ①具有福利性,发挥社会保障体系核心作用 ②属财产保险,是麦农自愿参与的市场行为

    ③具有强制性,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的作用 ④能规避风险,有利于农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质生产力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2023年前十个月,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主的新兴业务实现收入3012亿元,同比增长20.5%;“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数超8000个,5G应用已融入67个国民经济大类,为各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要的要素支撑。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材料二:F省向新求变,不断实现生产力的跃迁。该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以侨为桥”,推动产品、品牌、技术、资本链接全球,加大人才引进,放大“侨乡”的影响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鼓励国有企业加大企业创新开放力度,纳入企业年度创新考核…

    ⑴结合材料一,谈谈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