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龙模拟)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 (1) 2024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来自34个界别的2000多名政协委员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本次会议立案5006件,并案160件,转为意见和建议732件。上述材料体现了人民政协( )

      ①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协商议政的内容和形式

      ②畅通民主渠道,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③发挥协商民主优势,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大局

      ④凝心聚力,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担当精神

    2. (2) 发展的突破点、民众的关切点,借助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点,直通政府施政点。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各部门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近4700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2000余项,有力推动解决了一系列关系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取得新成效。材料说明( )

      ①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来布局谋篇

      ③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就能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④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 (3) “中国之制”支撑“中国之治”。 “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之治”.就是新时代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历史和现实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奇迹不断通现,“中国之治”举世瞩目,其奥秘就蕴藏于“中国之制”当中,集中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 (2024·邯郸模拟) 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原来具有私有制性质的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及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改造成为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改造( )

    ①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将非公有制经济改造成为公有制经济

    ③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4·温州模拟) 星火从乡村燃起,自沿海而兴,终成燎原大势。40多年来,14多亿中国人用改革开放追上了与世界的发展“时差”,以前所未有的跨越、举世瞩目的成就,给人民以幸福、国家以富强、社会以进步。这说明改革开放( )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根本成就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唐山模拟)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 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和平手段完成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通过社会主义改造( )

    ① 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对劳动人民的统治

    ②为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制度和经济基础

    ③基本完成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 (2024·浙江模拟) 下图为人民日报“新中国峥嵘岁月”主题系列报道中的一组配图。这两幅图片共同所指的大事件( )

    A . 探索了工业兴国的道路 B . 推进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C . 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 D .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 (2024高三下·怀化) 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1919),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1949),是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70周年(1954),是中美建交45周年(1979),下列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认识准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期中)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取得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①新中国成立——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三大改造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④党的二十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4高三下·湖南月考)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它们承载着过去夺目的光辉,也昭示着未来的美好希望,堪属国之无价瑰宝。如果文物会说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我”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B . ②:“我”的声音发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 . ③:“我”的挂牌意味着“我”完成了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D . ④:“我”的指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
  • 1. (2024·梅河口模拟)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重温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意义。1956年春,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包含了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思想;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中国化”。对上述讲话内容,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水平要与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相适应

    ②“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③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三大改造”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中国工业化是人类工业化的共性与我国工业化个性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高一下·丽江开学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可见( )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B .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 D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