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思想政治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高三上·武功月考) 某民营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0%。因面临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融资困难等经营困境,2019年该企业主动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出让35%的股权。该企业此举的目的是(    )

    ①通过股权让渡,逐步退出市   

    ②引入外部股东,激发企业活力

    ③调整资本结构,获得股权融资    

    ④利用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1·河南模拟) 企业聚焦品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控制产品企划和营销网络,将“设计、生产、运输配送”环节外包,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通过联合开发产品、数据共享,加快市场反应速度。该模式体现的企业经营理念是(    )

    ①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②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

    ③通过兼并收购,扩大企业规模

    ④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 (2021高三上·三原月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目标。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 1. (2021高三上·渑池开学考) 被称为“最难啃”的全面“营改增”,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过去一年时间,“营改增”结束了在销售环节工业商业征收增值税、服务业征收营业税的格局。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一统天下”。

    “营改增”一年来,北京市四大行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税人总体税负下降15.3%,累计减税规模达435.8亿元;而全链条抵扣政策又大大激发了企业在购进不动产、更新设备、引进先进技术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的积极性,在降低税负的同时,更助推了行业技术创新进步,提升了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一年来,北京市新办注册纳税人23.2万户,其中第三产业新增21.3万户,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高精尖产业税收增速和比重双提高,对北京市税收贡献过半,金融、科技、信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44.4%。

    结合材料,运用税收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理解。

  • 1. (2021高二上·普洱开学考) 一般情况下,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如果某一类产品的消费增加幅度一般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且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对此,企业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②规范行业竞争行为,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③逐步淘汰主营业务,实施市场多元战略

    ④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开发新型潜在市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 (2021高三上·南充月考) 据研究,每一位消费者身后大约有250个亲朋好友。如果赢得了一位消费者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得罪了一位消费者,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个人。这就是商场中的“250定律”。据此,企业应该(    )

    ①以消费者利益为经营目标,扩大市场

    ②自觉遵守市场道德,坚持诚信经营

    ③提高生产能力,确保市场经营

    ④实施品牌战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0高三上·伊美开学考) 在市场交易中,有时由于买方无法准确了解商品质量,只愿根据市场上商品质量的平均水平付价,导致优质商品因价格被低估而退出市场交易,结果只有劣质商品成交。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向选择”。优质商品生产企业应对“逆向选择”,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②组织团购销售,可以不计盈利

    ③完善售后服务,实行无理由退换               ④提高产品知名度,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用免费拉人气、用刷单求上位、用低价抢市场、用爆款搏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这个根本,而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实,“互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真正的融合不是彻底的取代或颠覆,而是在冲击和适应的过程中彼此影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相互的促进和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的制造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

  • 1. (2020高一上·七星期中) 一些企业为了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实行互补品战略。互补品战略是企业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产品组合,达到一定目标的经营战略。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    )

    ①某快餐店与饮料商合作,提供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

    ②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

    ③为促销增利,某企业降低其喷墨打印机价格,提高墨盒价格

    ④玉米价格上涨,某饮料厂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0高二下·西安期末) 某企业依托“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管理系统,成功解决了规模生产和需求差异化的矛盾,产品遍布全国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一跃成为行业翘楚。材料表明,该企业的成功得益于(    )
    A . 实现了供需的有效对接 B . 实施“走出去”战略 C . 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D . 注重产品的品牌效应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