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韩城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玉门市,被称为“世界风口”,“风”、“光”能源无限。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下图为河西走廊示意图和“风”、“光”发电景观图。

    材料二:种质资源也叫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河西走廊的种质资源含量非常丰富,该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数量巨大,该地政府积极建设种质基因库,对特色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

    1. (1) 从自然资源利用角度分析玉门市“风”、“光”发电的意义。
    2. (2) 简述该地建立种质基因库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
  • 1. (2024高二下·韩城期末) 粮耕价值比即粮食作物产值与耕地经济价值的比值,其中耕地经济价值由耕地上粮食作物总产值与经济作物总产值共同构成。粮耕价值比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耕地利用中粮食种植的经济效益,揭示耕地“非粮化”的总态势。下图示意2004~2020年中国粮耕价值比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04~2020年我国粮耕价值比总体下降是因为( )

      ①粮食作物产值降低②耕地经济价值降低③种粮比较效益降低④经济作物产值上升

    2. (2) 我国粮耕价值比总体下降会导致( )
  • 1. (2024高二下·大理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罗河有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两条支流,流量年内分配严重不均,丰水期最大洪峰流量为14000m3/s;枯水期平均流量约350m3/s.图1为尼罗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部分要素和埃及南部河谷工程示意图。图2为尼罗河主要支流径流量的构成。

    材料二:1996年,埃及开始建设南部河谷工程,从尼罗河上的纳赛尔水库提水55亿立方米,通过新新建的运河输往低处埃及西部沙漠地带的新河谷地区,以开发数十万公顷的耕地。

    1. (1) 河为尼罗河提供了较稳定的径流量。从河流补给的角度分别说明其原因
    2. (2) 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分析埃及修建南部河谷工程的必要性。
    3. (3) 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埃及“南部河谷”工程对尼罗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 1. (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 “海稻86”是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品种。2016年,该水稻品种试验推广成功,目前已在广东、海南等国内多个地区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取决于(    )
    2. (2) “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的意义有(    )

      ①保障粮食安全  ②缓解耕地资源不足状况  ③缓解水资源危机  ④保护滩涂湿地

  • 1. (2024高二下·永州月考) 中央针对我国长期实施的“藏粮于仓、以丰补救”战略带来的问题,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的粮食安全战略。下图示意我国山西、湖北、河北、黑龙江、西藏五省区的耕地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丙、丁所对应省份正确的是
    2. (2) 为响应中央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各省应该
  • 1. (2024高二下·尚义月考) 隐含耕地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耕地资源。长江经济带耕地质量和数量区域差异大,是隐含耕地主要流入区,且内部隐含耕地差异显著。下图为长江经济带隐含耕地空间流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东北地区是长江经济带隐含耕地净输入省区的重要输入地,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 )
    2. (2) 长江经济带内部隐含耕地的流动特征是( )
    3. (3) 长江经济带隐含耕地空间流动的主要意义是( )
  • 1. (2024高二下·南充期中) 中国目前耕地非粮化率约为27%,呈现增长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西南地区耕地非粮化率高达46%。近年来,四川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以省会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地区,各项经济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与破坏问题突出,且耕地非粮化种植行为凸显。下图示意2000—2019年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面积与耕地非粮化率时序演变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期间,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面积与耕地非粮化率演变可反映出( )
    2. (2) 影响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作物替代传统粮食作物 ②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复种指数下降 ③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行业 ④耕地利用强度过大,土壤肥力下降显著

  • 1. (2024高三下·黄冈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撂荒是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可分为隐性撂荒和显性撂荒。隐性撂荒指田块上依旧播种农作物,但农业生产投入少,耕作方式粗放,基本不翻耕、不施肥,它会加剧土壤破坏程度。显性撂荒指耕地没有种植农作物而闲置的状态。图为西南某喀斯特地区耕地景观图,图示意耕地撂荒与石漠化的关系。

    1. (1) 从耕地资源的角度分析当地耕地撂荒的原因。
    2. (2) 说明耕地隐性撂荒对石漠化的促进机制。
    3. (3) 为缓解耕地的撂荒现象,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2003~2020年我国耕地流转率从4.75%上升到36.15%。部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出现耕地零租金流转现象(农户将耕地使用权无偿转让给需要扩大经营规模的其他农户),不利于耕地从低效经营者手中流转到高效经营者手中,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表1为“我国不同区域样本村庄耕地流转情况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

    样本村庄数量/个

    耕地流转率/%

    耕地零租金流转比例/%

    北方土石山区

    80

    17.05

    11.06

    西北黄土高原区

    80

    7.26

    42.25

    东南山地丘陵区

    212

    21.93

    18.17

    西南山区

    196

    14.67

    23.12

    1. (1) 关于我国耕地流转,说法正确的是
    2. (2) 为保证耕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西北黄土高原区应重点
  • 1. (2024·重庆市模拟) 耕地零租金流转已经成为我国山区耕地普遍存在的现象。零租金流转制约了耕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造成了耕地资源错配,威胁了国家粮食安全。 目前我国零租金耕地流转区域分布差异较大。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 (1) 我国山区耕地出现零租金流转现象较多,主要是因为山区耕地
    2. (2)  我国山区大量耕地流转出现零租金现象可能会导致

       ①土地资源闲置 ②粮食产量减少 

      ③农业技术提升 ④资源配置合理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2页